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2)
2017-08-06 01:05
导读:2.2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加
2.2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加强对审计人员自身执政能力的培养。各级单位部门要选派那些经验丰富,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与
培训,使审计人员形成一种基本的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应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职业化规范的健全而逐步强化,将审计人员从行为的强化延伸到思想意识上的强化,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2.3 合理利用审计力量
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量较大、时间要求紧,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合理运用审计力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是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妥善处理工作任务较重与审计力量有限的矛盾,合理安排、统一组织。再次要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
2.4 规范审计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要考虑到目前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并围绕审计目标、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和不同单位或部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要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要的是在进行审计时,要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法规、经济政策、规章制度等,也要遵循从事经济活动处理经济信息的各种理论上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社会公认的一般惯例以及科学上、职业上的规则等。审计评价必须突出重点,结论要恰当、准确,不至于引起误解。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5 重视审计结果运用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在干部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人事、纪检与审计部门要协调配合,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使其真正成为考核、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首先,扩大审计结果的公开范围,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这有利于提高审计公告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其次,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处罚的力度。审计机关每年审计出大量的违法违纪问题,但是由于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将审计结果落到实处。第三,重视审计成果的转化。为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取得预期效果,确保不流于形式,应结合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探索运用审计结果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审计结果运用的监督机制,把审计结果和推进党的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总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自身履行职责的监督和考察,也是领导干部经济行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一种形式。当前,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引导作用,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