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经济责任审计(2)
2017-08-06 02:30
导读: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审计评价中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情况,把企业实现的数据与一系列考核指标相比较,用量化指标来说明企业经济运行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审计评价中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情况,把企业实现的数据与一系列考核指标相比较,用量化指标来说明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对明显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应对照有关法规、政策,以定量的数据指标及审计证据为依据给予定性评价,才能使企业领导人心悦诚服。
4、贯彻谨慎、正确的原则
对于企业已经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真实的财务资料等成绩,在审计评价中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证据确凿的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盲目决策、治理失误等题目,在审计评价中也应明确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在审计评价的分寸上,一定要贯彻谨慎、正确的原则,必须在审计证据事实正确、依据充分的条件下,地审计证据和调查数据,审计部分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意见。
五、讲究是搞好责任审计的关键
电信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集中在年初或机构合并调整期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内审职员越忙越不能乱方寸,首先要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严格按照干部治理部分的通知要求和离任审计的审计目标,和制定审计方案,重点步骤、重点要成竹在胸,不能仓促上阵,眉毛胡子一把抓,依笔者愚见:讲究审计方法,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
我们在审计实践中,逐步摸索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做到"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就是"顺查法"与"逆查法"相结合,"详查法"与"抽查法"查结合,两者交相使用。所谓"顺查法"就是指审计的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由前往后推移,"逆查法"与之相反,由后往前延伸。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所谓"详查法"就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某类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全部内容毫无遗漏地进行全面具体的审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观察到离任者任期内所有经营业务活动。"抽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一些小型企业、业务比较简单或离任者任期较短、或群众反映强烈,上访现象较多的单位,我们一般都采用"详查法";对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会计工作较好的单位,我们一般都采用"抽查法"。
六、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亟需改进和加强
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我们感觉到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更好地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监视与服务职能,健全、加强企业干部治理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应在以下几方面亟需改进和加强:
1、规范操纵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先审计、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应进一步加强对治理服务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进行客观、及时、公正的评价,决策者和人事部分提供一个正确、真实的考核依据。我们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利用内审上风,逐步完善审计方法,在做好事后审计的同时,注重加强经济责任责任的事前、事中审计监视,以及时发现和反映治理中存在的,达到强化企业内部治理,确保国有资本高效运作的目的。
2、加强经济责任后续审计:对审计意见和决定的落实进行跟踪审计,并及时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和审计处理意见反馈给治理层,从而加大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度,真正将经济责任落到实处。
3、建立定期在任审计制度
审计实践证实:仅有任期审计,还远远不够,必须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实施经常化的审计监视,特别对一些热门和重点单位要实施经常性的定期审计,至少以每一个年度为被审期,并形成制度,坚持不懈,这样才可以防患于未然,做到警钟长叫。同时,在扩大在任审计范围,做到重大经营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查所在单位与下属单位相结合。有些企业下属单位较多,其业务量甚至超过上面,往往潜盈潜亏的事就隐躲在下面,如我区一个分公司,由于治理混乱,经营者开支大手大脚,两年多就支出业务用度80多万元,使企业濒临亏损的边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固然查明了责任,但对企业来说,损失已无法挽回。实践让我们清醒熟悉到,扩大、延伸审计范围,坚持在任审计制度,有利于进步离任审计质量,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运行中的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