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绩效审计应注重的几个问题(2)
2017-08-07 02:43
导读: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开展绩效审计的保证 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是:(1)向投资决策者及社会公众提供独立的信息、咨询和促进被审计单位在收入
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开展绩效审计的保证 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是:(1)向投资决策者及社会公众提供独立的信息、咨询和促进被审计单位在收入、支出和资源管理等主要领域做到和有效,寻求提高绩效的途径;(2)通过项目实施结果与公认标准的比较,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财务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并鼓励和帮助被审计单位组织实现这些建议和措施。 绩效审计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这就要求绩效审计人员专业构成多元化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搞好绩效审计,不是几个懂财务审计的人员就能达到目的的,这项工作需要工程师、评估师、经济师、律师、机和政府人员等各专业的人员组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专门的问题,这就要求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要及时掌握审计新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效益审计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宏观分析问题;既要审查合法性、合规性,又要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做到这一点,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人员
培训。围绕如何审计和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开展培训,着重从政策评估、决策审查、管理审计、直接经济效益的审核和整个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涉猎到的法律、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综合统计分析等等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业解决人员构成不合理和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采取专业咨询、聘用专业人员等是当前我们审计机关的有效途径。 总之,开展绩效审计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干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验教训,等法规建设成熟、等标准、及一切为难发愁观念都将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