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2)

2017-08-07 06:37
导读: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

  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审计人员是很难控制的。而检查风险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只有审计人员充分理解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清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审计风险。
  3.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审计质量。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会计师事务所要在诚信、独立、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倡导敬业精神,不徇私情,公正执法,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为全体审计人员遵循专业标准提供合理的保证。实行质量控制责任制,严把质量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意识。配备兼顾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人员。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从影响质量和风险的各种因素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也蓬勃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审计发展观,就必须谨慎地对待审计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以期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张晓青: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及控制[J].中国审计.2003(01).
  [2]杨茜 谢茜: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
  [3]邵国春:防范和化解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J],会计之友(中).2007(01).
上一篇:内部审计外部化管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