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安然时代的审计目标(2)
2017-08-09 01:54
导读:2. 现行审计目标 现行的审计目标是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揭弊查错,为了完成现行审计目标,审计职员只需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真实性、公允性,
2. 现行审计目标 现行的审计目标是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揭弊查错,为了完成现行审计目标,审计职员只需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真实性、公允性,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设计专门的审计程序测试舞弊的风险。 然而,经济业务的日益芜杂和会计诉讼案件的日益增多,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会在实际审计过程中运用“形式重于实质”的信条:为了迎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治理层和审计职员就会忽视(甚或处于私利而故意忽视)经济交易的实质,从而丧失基本的会计职业判定要求。安然公司会计造假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于应予合并的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的财务报表未予合并,结果掩盖了巨额负债和亏损,虚增了公司利润和资产。根据美国GAAP的规定,假如在特殊目的实体中独立所有者拥有总资产的3%以上,再辅以相应的“控制”判定,该特殊目的实体的财务报表就可以不予合并。安然公司就是钻了这一规则的空子,而未将存在巨额亏损和负债的特殊目的实体纳进合并范围,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从现行审计目标上来说,安然公司的做法是正当的,由于它的财务报表符合真实性、公允性。而假如安然的治理层为了掩盖会计造假目的,故意掩躲相关的会计资料或者提供给外部审计职员虚假的会计资料,那么假如审计职员对安然公司审计过程中通过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很轻易以为安然提供的会计资料是真实的,从而简略了实质性测试程序,结果终极导致了审计失败。
3. 现行审计目标缺陷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我们都看到将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揭弊查错作为审计目标,这与社会公众的期看有很大的偏差。 首先,规则滞后于交易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监视高级治理部分涉足的欺诈活动,使得审计职员揭露欺诈实际上很不现实;最后,现有的审计目标将目光只局限于财务信息的审查,同时假设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的(只有未通过符合性测试时,审计职员才会仓促增加实质性测试来纠错查弊),当的造假行为向财务信息的源头扩展(从原始交易、原始凭证开始进行流程化的会计造假),那么审计职员就很有可能导致审计失败。 因此,现行审计目标很难达到公众期看的要求。公众不仅期看审计职员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能够揭弊查错,而且还希看审计职员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国际审计准则260号指出:“企业需要一个能够保证董事会对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公司事务进行独立于治理层的客观判定的治理结构”。董事会作为代表投资者利益的常设机构,有责任对治理层的经营绩效进行衡量,对治理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视。这样做的结果,保障了公司经营情况能够至置有效监视之下,降低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价值,而且也进步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既然如此,投资者希看审计职员在审计过程中也能够对公司治理结构予以应有的关注。“外部审计职员固然没有对公司治理负有直接责任,但是他们在审验公司治理之财务信息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固然现在审计职员还没有将自己的责任扩大到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上,而是局限于公司财务信息上,但是公众却已经要求审计职员能够鉴证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必须能够从外部审计职员手中取得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公道性的鉴证。”
三、后安然的审计目标 笔者以为后安然时代的审计目标应该是“在鉴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揭弊查错”可以作为鉴证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一个子目标。 审计职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首先审阅公司治理结构——看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这是保证整个审计过程成功的基础。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审计过程中,来自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上的审计风险将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审计风险。 青木昌彦、钱颖一提出公司治理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视和评价董事会、经理职员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公司的治理结构担负着优化配置和行使公司控制权,完善公司财务信息传递流程等工作。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选择一种结构来减低代理人本钱和防止内部人控制,增加公司价值,审计职员也可以;相反,一个差的公司治理无法有效控制和监视代理人行为,导致高昂的委托-代理本钱,治理层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审计职员发现舞弊的可能性由于内部控制的弱化而增大,从而审计风险成倍增加。 因此,后安然时代的审计职员必须首先关注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并且首先关注到底是实质有效还是形式有效?由于一个公司它的治理结构图也许画出来非常完美、有效率,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比如,独立董事的花瓶化现象:从经济学上说,独立董事越是有名气,就越会看重自己的声誉,从而会积极参与公司的监视治理活动;但越是名人,越难以将足够的时间精力投进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中往。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Wakeham勋爵兼任了16个公司的董事。世通公司的9名独立董事中,有3人兼任5个以上的董事职务。 审计职员在观测了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程度后,就可以进进我们常规的审计程序了。这时候我们已经评估了这个审计项目的主要风险,那么我们就可以估计被审计公司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及其舞弊的范围和程度,从而相应地依据风险程度运用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来鉴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 综上所述,为了追赶时代潮流,审计行业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审计目标,以匹配于社会公众的期看,后安然时代的审计目标应该是“在鉴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基础上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