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审计研究(2)
2017-08-10 03:05
导读:在对购销合同进行审查时,应留意:是否包括了上述这些条款?所缺的条款是否不必要?每一条款的表述是否完整、清楚、明了、正确相关的内容是否公道
在对购销合同进行审查时,应留意:是否包括了上述这些条款?所缺的条款是否不必要?每一条款的表述是否完整、清楚、明了、正确相关的内容是否公道、正当?根据审查结束;提出详尽的书面进意见,会同合同签订部分讨论解决办法,以完善合同,实现合同审计的印标。
对于一些重大经济合同的审计,还应咨询法律顾问和相关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以便充分完善合同条款,防止在合同中存在任何法律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一般说来,在合同中比较轻易忽视的题目有:(1)与执行该合同相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金的代扣代缴的题目,特别是与个人或者外方签订的经济合同;(2)与执行该合同相关的服务及后续服务的要求及相关用度的承担题目;(3)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分担题目,特别是技术服务或者技术
转让合同。
三、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
(一)审计目标。包括:1、检查合同执行情况,维护经济合同的严厉性;2、检查合同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合条件,手续是否完备。
(二)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以重要合同为基础,深进到合同执行部分,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题目,对于未执行或者未完全执行的合同,查明未能执行的原因,以及是否明确通知对方。例如,分批
销售合同,查明对号是否按合同条款执行,货款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条款及时足额支付。若对方没有及时足额支付货款,企业是否采取相应催收措施,是否在前欠未清之前,暂停供货,或者签订其他补充协议等。
2、审查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正当定条件,相关手续是否完备。首先,应审查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是否合规。按照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只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经济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才正当:(1)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2)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义务不能履行;(3)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其次,应审查经济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的形式是否正当。按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文书、电报、传真等形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审查合同纠纷的处理是否及时、正当、公道。
4、审查经济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进行及时、公道、正当的处理。
四、经济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
即在经济合同已经履行,即将清算,以解除双方的合同经济责任前所进行的审计。在正常情况下,千般的经济合同没有必要进行此类审计。但一些非常重要的经济合同应当进行此类审计,如
投资合同的清算审计、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竣工决算审计等。由于这类审计涉及的比较复杂,需要专门,在此不述。
五、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的相关条件
1、必须建立经济合同治理制度,明确各部分的经济合同责任和企业重大经济合同必须经过审计。
该治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审计部分、其他业务部分在签订和执行经济合同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哪些经济合同属于重大经济合同,必须经过审计;合同审计的主要程序和办理办法;合同的审计要点。同时必须明确规定未经审计的重要合同,财务部分不得支付任何相关款项。这是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的制度保证,没有该制度,合同审计就不可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合同审计也就没有制度依据,可有可无,或者流于形式。
2、审计部分相应制订较为具体具体的经济合同审计实施办法,以指导企业经济合同的审计。这是搞好经济合同审计的必要条件。
3、设立相应的审计机构和审计职员,专司经济合同审计之职。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下设专职合同审计部分,或者设专人负责经济合同的审计。在人手不够时,再聘请兼职审计职员,实施交叉审计。所聘请的兼职审计职员必须品质好、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并应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