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我国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水平(2)
2017-08-11 02:28
导读:( 二)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财政预算绩效审计需要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 数学 模型等基础之上,用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式, 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
( 二)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财政预算绩效审计需要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
数学模型等基础之上,用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式, 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 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客观上也要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跟上。首先, 要逐步落实开展计算机审计, 实行被审计单位系统财务数据报送和备案制度, 获取有关资料, 使审计人员通过数据转换、生成、金额查询等基础工作, 逐步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抽样评价、找准审计的切入点, 绩效评价的依据;其次, 开发相关的审计软件, 把审计信息系统提供的程序导向功能、分析检索功能等与适用于绩效审计的相关软件有机结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规范绩效审计工作;最后, 先易后难, 逐步推行, 绩效审计与计算机审计都是正在探索的工作, 对两者如何有机结合的探索难度更大, 所以应选择会计电算化系统较为成熟, 核算相对简捷的单位或项目, 有计划、有步骤地试点进行, 在取得一定经验后, 再逐步展开。
( 三) 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开展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 还要有自觉的法治意识, 以及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知识。因此, 在绩效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上, 我们必须改善人员结构, 转变审计观念,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首先, 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 提高政策理解水平, 加强理论修养,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积极吸收相关的专业人才, 使其中工程、技术、法律、管理、电脑、信息等专业的人才占相应比重, 促进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其次, 借用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 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 实施政府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 从而充分利用外部力量, 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弥补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专家力量不足;再次,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质量稽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明确其职责及职业道德, 使广大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朱桂芹 王哲 刍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瓶颈及对策[J] 会计之友 2006( 27)
【2】陈晓媛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之我见 [J]中国审计2005( 06)
【3】张艳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4( 02)
【4】张万钧 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 [J]审计月刊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