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2)
2017-08-11 06:41
导读:三、在审计中计算机技术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使我们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优势,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扩
三、在审计中计算机技术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使我们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优势,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扩张了审计范围,它的机动灵活性可以对审计内容进行全面、迅速、有效的分析。这些优势更坚定了在审计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方法的信念,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中应用的趋势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辅助工具进行审计的过程,是一个重点项目的应用到全面应用的过程 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审计依旧是现代审计的一种趋势,目前“金审工程”的建设,使审计力量得以加强,审计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如何将这种投入变成效率,其实就是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过程,特别是对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应用,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重点项目应用到全面应用的过程。首先面对目前审计条件有限、人才缺乏的情况,要完成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是不大可能,只有集中力量、加强投入对重点项目、典型项目进行审计,充分利用AO与OA等其他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功能或根据需要自行开发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善于总结计算机技术方法、审计经验和成果,体现计算机审计的优越性,同时加强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计算机审计骨干积极带动其他审计成员推广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逐步走向全面实现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这种发展趋势是不会变的,是审计必经的一个阶段。 (二)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进行审计的计算机技术方法的应用 目前,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主要还是对被审系统的电子数据的审计,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商品化会计软件都是部门(单位)自行编制的,采用的语言和数据库类型也是多种多样,这无疑给我们的审计带来了巨大风险,这也要求在未来信息化情况下的审计,必须是全面的审计,要把电子数据、信息系统、系统内控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审计的重点,缺一不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履行审计职责,降低审计的风险。 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我们主要审查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和财经纪律;是否建立了安全可靠的程序控制;是否充分保留了方便今后进行审计工作的审计线索;是否建立了用于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足够的了解,利用系统测试方法进行各种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审计程序预置或嵌入到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根据测试结果和标准结果进行比较,以达到审计测试和鉴别出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特定的程序模块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特别是被审计单位根据需要对系统的程序有所修改时更应当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和对系统进行审计评价,评价系统功能上是否达到原定要求,尽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技术方法的应用必将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发展趋势。 (三)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电子商务的出现形成了各种虚拟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广告宣传和交易,理财与报税等多种功能而且它们的数量及规模逐年都在不断扩大,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为审计对象,对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发展,使财政统一支付机制得以迅速建立。这就要求我们具有网络审计的能力,即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其本身的合规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远程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联至这些网络上调取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随着网络经济在全球的不断渗透发展,网络审计必然成为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使审计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推动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工作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运用,靠的是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要突出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适应现代审计的能力。只要这样,计算机技术方法才可能在审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才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