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审计风险的成因、防范及对策(2)
2017-08-13 02:03
导读:二、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为保证审计事业的健康和主义市场的有序运行,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审计风险意识并对审计风险加以规避和控制。规避和
二、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为保证审计事业的健康和主义市场的有序运行,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审计风险意识并对审计风险加以规避和控制。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几个重要方面加以阐述。 (一)完善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事务所整个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一家层次较高的事务所应当做到:(1)制定完善的质量治理考核办法,对各责任职员进行考核;(2)建立重大审计项目审议制度,对特殊的、重大的、有争议的项目应开展审计案例分析,从规避审计风险的角度决定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3)规范审计业务的流程,对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审核等各环节都做出明确的规定:(4)完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三级复核制度。三级复核制度对监视整个业务过程,规范执业行为,指导从业职员严格执行审计准则,保证执业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后续,不断堤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后续教育,进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根本途径。注册会计师执业靠的是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注册会计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加强。加强后续教育应当从两方面进手,一是职业道德教育,二是专业技能
培训,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续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行业协会组织气力,根据注册会计师的需要实施分层次培训;二是注册会计师的自我教育,利用各种机会把握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谨慎选择客户 选择客户是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业务的出发点,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外审计失败的教训可以得知,注册会计师如欲避免审计失败,降低审计风险,必须谨慎地选择客户。一是选择正直的客户,假如客户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分或其它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往往也会蒙骗注册会计师,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很大的审计风险。二是对陷进财务困境的客户要尤为留意。中外上很多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例,都集中发生在宣告破产的客户上。一旦判定客户陷进财务困境,最好考虑拒尽接受这类客户,若无法拒尽,则应进步审计用度,执行较为具体的审计,以转嫁审计风险的损失。三是关注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出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是答应的,但要有道理。但假如被审单位经常莫名其妙地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任注册会计师则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恰当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开展业务 1.坚持独立性 独立性被誉为审计的灵魂,西方学者以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客观、正直的行为能力,同时还需要形式上保持独立,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独立性的概念。实践证实,很多诉讼案件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偏听客户的一面之词和屈从于各种压力。失往了审计独立性,就很难做到中庸之道,也不能进行适当的审计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审计,也就谈不上审计风险的治理。独立性固然不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保证,但可作为审计风险预防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2.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开展业务 我国自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十分重视执业规范的建设,特别是1994年开始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以来,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三批独立审计准则,它的陆续出台,对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进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维护注册会计师的正当权益及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教训来看,注册会计师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遵守独立审计准则不仅有利于规避审计风险,还会为注册会计师摆脱因接受不良客户导致的诉讼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尽管很多具体中的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办法,但是,只要广大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转变观念切实开始按照风险基础审计的思路组织审计工作,在审计实务中全面贯彻审计风险的观念,就一定会进步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带动我国审计实践及注册会计师事业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