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推行(2)
2017-08-17 05:41
导读:二、对于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我国公司治理存在一些 从以上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是促进公司治理结
二、对于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我国公司治理存在一些
从以上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有效途径。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上市公司治理被严重扭曲,存在很多题目。在此,仅对其中的一些题目作以下扼要,这些题目的存在使得在我国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1.内部人控制题目严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通过国有改制上市的,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且不能上市流通,使得内部人控制题目十分严重,大股东代理人兼任董事长和高层经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自定薪酬、过分在职消费、追求短期利益、忽视融资风险和融资本钱等行为严重着上市公司的健康、长远、稳定。
2.董事会存在功能缺陷,形同虚设。在很多上市公司中,国家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是最大的控股股东。“一股独大”使得大股东委派的董事控制了董事会,同时,董事会缺乏健全的内设专门机构,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外部独立董事也普遍缺位,造成董事会结构的不健全和公司治理的制衡功能失效,董事会变成了大股东会,轻易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不能真正履行对所有股东的委托人责任,不能保证董事会内部的制衡,也不能保证对公司高层治理职员的有效监视。
3.监事会作用软弱。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与董事会平行,但监事会的成员一般不固定。在监视方式上,他们不参加过程的监视,而侧重于结果的监视,是事后监视。这样由于对公司过往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信息不足,没有参与到整个决策过程中,使得监事会的监视作用大打折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内部审计职能不能切实发挥。在我国,内部审计部分属于公司行政系统的一部分,由本部分、本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在日常活动中服从治理当局的指挥,固然有助于根据公司经营治理的需要进行审计,但同时也造成了评价者(内部审计)与被评价者(治理当局)的角色混同。而且内部审计的利益也受制于公司本身,这些都使得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视作用和公正地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结果作出评价。
5.外部审计独立性受损。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题目导致了审计关系的失衡,大股东任命的经营治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掌管外部审计师的聘用、续聘、收费等全部事务,使得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遭到严重破坏。
(二)我国引进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意义和几点建议
将审计委员会制度引进我国上市公司,从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考虑,对于进步我国公司治理效率和解决信息失真的题目将产生积极的作用:①董事会方面,审计委员会制度能有效减轻董事会职能的弱化,一方面加强董事会对公司治理当局的监视与制约作用,减少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董事会的结构不健全,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同时,能够帮助董事履行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责任,进步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②监事会方面,审计委员会制度弥补了监事会不参与过程监视的功能缺陷,由此可以形成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双重监视作用。③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外部治理机制的运行与会计信息是相连的,即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内部治理机制则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紧密相连,相应的内部审计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委员会则可通过对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效率,进而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几点建议是:①明晰产权制度,只有在各种相关基础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制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②加快建设和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化。同时加紧相关方面的,使其不断完善,更加符合国情。③审计委员会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和监视应当建立在不干涉其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审计委员会应站在公正的态度上,积极与注册会计师就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题目进行沟通,同时协调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治理当局的关系,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避免与监事会职责的重叠与冲突,保障信息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