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问题(2)
2017-08-18 02:18
导读:3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现实选择 在对以上几种模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更倾向于业界最近提出的关于内部审计机构隶属问题的一种新的观点—
3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现实选择
在对以上几种模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更倾向于业界最近提出的关于内部审计机构隶属问题的一种新的观点——设立职业化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种组织模式的确立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而且有利于审计人员高效率的开展审计工作。 3.1 职业化的内部审计机构概述
职业化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指把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从企业当中脱离出来,使之和其它工作一样,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于社会中。它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组织,即成立具有社会中介性质的内部审计业务组织和内部审计管理组织。第二部分是内部组织,由企业的股东大会以科学投票的方式选举出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专门负责审计项目决策,向内部审计的社会组织聘请常年审计咨询顾问或项目审计人员,接受内部审计报告,处理审计意见书中揭露出的问题等,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1)内部审计机构不再设置于企业经营者之下,内审机构与被审计企业不再存在固定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个人职务的升降、薪酬收入也不再由企业经营者决定,而是取决于其所从事的审计业务数量和质量。
(2)内部审计人员全部由内部审计的社会组织管理,其业绩评估、奖惩、职务晋升等都由其社会组织决定,内部审计业务不再是通过企业行政当局委派取得,而是由企业有关监督机构的委托取得,内部审计组织与企业固定的领导被领导关系变为委托与受托关系。
(3)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项目等内部审计业务委托或委派给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进行,审计报告的接受、审计结果的处理均由其负责;企业董事会、经营者委托的审计项目,应是经分权以后仍由其管辖、但属于下属部门经办或处理的业务范围内的项目,这样,就避免了审计委托人同时又是被审计人的尴尬局面的出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也将扩大,不仅要为
企业管理当局服务,而且更要为审计委托人服务,最终为企业服务。内部审计人员接受企业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聘请按照签订的协议进行审计,具有为企业全面发展服务的性质。内部审计的这种服务性,不仅体现在它是企业监督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有效组成部分。
3.2 职业化的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关系
这样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组织、人员、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模式上来看与民间审计非常相似,那么它和民间审计在业务上会不会有冲突,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还有没有区别,甚至以后内部审计会不会能不能被民间审计及其事务所替代? 实质上,实行这种机构组织模式的目的只是将民间审计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引进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更具活力,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1)审计委托受托关系建立的基础不同:民间审计的委托受托关系是建立在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基础之上的,注册会计师所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外部的经济责任。而内部审计的委托受托关系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分权制所产生的内部经济责任关系基础之上的,其委托人主要是代表投资者、由股东大会选出的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
(2)审计对象的范围不同:注册会计师审查、监督的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是被审计单位承担的社会性责任,这种责任的载体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实物和负债,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会计资料。而内部审计评价、监督则是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是企业内部不同层次权利主体分权的结果,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通过委托内部审计社会组织,对董事会的重大决策活动和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以查明企业投资者授予的权利运用是否适当。内部审计的对象和范围是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审计服务的对象和方式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委托者主要是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如政府、银行等,因此,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对象是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而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除了包括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以外,也包括其投资者。在服务方式上,民间审计对企业的服务主要是一次性服务;而内部审计的服务方式往往是常年性的,其服务包括事前服务、事中服务和事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