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6)

2017-08-18 02:18
导读:2、项目投资产生相关税金增加值; 3、项目投资产生相关企业利润增加值等。 从宏观角度来看,公路项目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1、项目

  2、项目投资产生相关税金增加值;
  3、项目投资产生相关企业利润增加值等。
  从宏观角度来看,公路项目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1、项目投资带动相关企业运输节能额;
  2、项目投资带动相关地区农副产品增产提价值;
  3、项目投资带动相关地区开发增加值;
  4、项目带动投资相关地区土地增值;
  5、项目投资带动相关运输企业维修本钱降低额等。
  四、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1、审计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实施难度大。完整的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涉及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治理、设计、施工等诸多部分及单位以及地方经济的各相关行业、部分,其审计涉及以上各单位的有关经济技术活动,融技术性与经济性于一体,以至审计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
  针对这一审计难点,其主要对策是加大对现有审计职员后续培训的力度,大力进步其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并引进一定数目、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不断地优化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加大沿线地区和有关部分的协调沟通力度,不断优化审计环境,拓宽审计调查领域;同时可外聘有关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承担部分专业性强的审计工作等。
  2、部分项目的决策体制与其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没有理顺,审计参与的时间明显滞后,制约了审计作用的发挥。当前在审计实践中多数内部审计部分难以参与公路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决策等前期审计工作,因此审计对投资立项决策阶段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针对这一难点,其主要对策是积极争取领导支持,组织审计气力,针对公路工程项期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点,超前参与,贴近服务,尽量做到审计监控的“关口前移”。同时在审计实践中有效运用交叉、派驻等审计方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审计评价标准的异化题目加重了审计评价的难度。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一般是以最后调整的概算数与工程可行性论证数据作为审计评价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项目设计变更过多,而下达的调整概算文件中调整事项的理由不充分;部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猜测值偏离实际太大,这些都使得审计评价标准本身产生了异化,导致审计分析、比较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完全相反。例如,某公路工程项目明明存在几起大额的损失浪费,而在其他方面又并无明显的节约成果,但对照有关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却要评价该项目为总体上节约。这些题目都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
  针对这一难点,其主要对策是审计部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评价标准本身进行分析,加以修正,以便以相对科学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结论。
  4、公路项目的间接效益定量难,获取相关数据难。前面已述公路项目除自身的直接效益以外,其投资建设还推动了公路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单位产生了增值效益,这类间接效益的定量化往往比较困难;同时,相关企业在就业、劳务报酬、企业利润及交纳税金等方面等宏观效益,因涉及到诸多单位及其贸易秘密,以致获取相关数据的难度加大。
  针对获取数据难的题目,其主要对策一是加强与相关部分、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二是创新审计,更多地利用、媒体等多种信息渠道,不断拓宽相关信息资源,以保证审计所需数据的质量。针对量化难的题目,可在获取相关投资、效益等统计数据之后,利用数学模型公式等进行计算求得。数据的正确度固然会有一定偏差,但就宏观经济而言,这种偏差一般是可以接受的。

主要:
[1]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2.
[2]时现.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6).
[3]高子宏.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若干题目[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1).
[4]车嘉丽.公共资金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
上一篇: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