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视中的依法行政(2)
2017-08-18 02:44
导读: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审计工作十分重要,是政府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在党中心、国务院
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审计工作十分重要,是政府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在党中心、国务院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审计监视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大对财经领域各种伪造票据和提供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绩。 二是坚持突出审计重点,揭露和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有力推动了反***斗争和廉政建设。 三是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执行的审计,加强金融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人大加强预算治理与监视的重要依据,审计工作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认真进行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的治理和监视。 五是不断完善审计制度,进步了审计质量。审计机关从2000年起实行审计经费自理,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切断了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维护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促进了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广大审计职员忠诚审计事业,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但是,由于我国的依法行政的监视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备,人治传统的还很深,计划经济年代行政权力至高无上的惯性还很强。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为了部分利益、单位利益、地区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等而肆意践踏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审计机关和审计职员执法不严,处理处罚随意性很大;执法监视不严,对其他行政执法部分执法违法现象常做淡化处理,特别是涉及政府行为时,更是漠然处之。甚至于协助被审计单位做假,出具假证实。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审计监视的权威性,影响了当地经济改革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监视作用,防止错用、滥用权力的现象频频发生,我们应该努力进步审计工作水平,就是要以促进体制改革为目标,以促进各部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加大对重大案件和重要揭露、查处、的力度,这样才能真正进步审计质量,实现我们的审计目标。各级审计机关从维***律尊严和推进依法“治审”的高度,牢牢围绕
经济工作中心,以规范审计行为、进步审计质量为中心,加强审计法制建设,抓好审计法及实在施条例和各项审计准则的落实,以增强审计职员法制观念,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三、坚持和实行依法审计,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坚持和实行依法审计,推进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就是要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坚持和实行依法治理,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是要依靠法制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被审计单位的正当权益。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作为国家审计执法职员,应当严格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为当地的保驾护航。 (一)要进步熟悉,端正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执法观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国家审计执法职员,要有很强的法制观念,要依法办事,依法保护被审计单位的正当权益,决不能搞各种违法乱纪活动。同时,还要强化服务观念,进步服务质量,决不能处处以治理者自居,耍特权,抖威风,滥用职权。 (二)要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度,建立执法标准体系审计机关和审计职员要根据、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度,把执法任务、目标、要求、权责分解到各个执法岗位上,实现执法权责明确,责任到人。要制定明确的、操纵性强的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对执法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减少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现象的发生,要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和效果的同一。要建立审计复核制和审计执法责任制,有效减少审计职员在审计过程中主观随意、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使审计质量和依法审计的水平稳步进步。 (三)要大力进步审计执法职员的素质当前审计执法工作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计执法职员的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所致。要通过多种途径,进步执法职员的素质,使之与承担的岗位执法任务相适应,对于经过
培训考核仍分歧格的职员,要进行调整或者辞退,对于有违法乱游记为的害群之马,要果断清除。 我国审计机关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审计法制建设、实现审计工作手段和技术化(简称“人、法、技”建设)作为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强化思想,进步审计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实行年度整训和领导干部轮训制度,加强,拓展审计干部的知识面。加强业务培训,进步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实行了全员岗位资格培训和制度,即实行了从事审计工作的“准进证”制度。深进开展审计法制宣传教育,进步全体审计职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审计水平。 (四)要加强监视法制建设,严格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对于审计监视工作中发现的执法过错,要果断予以纠正,并依法追究造成执法过错的责任职员的法律责任,把监视工作落到实处。 (五)以改进审计工作和改善审计手段为重点,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牢固树立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业务指导思想,既要切实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监视权,又要按照“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区别各种情况,具体题目具体,把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结合好,进步审计处理水平。 1、加强对审计意见、决定和移交题目落实情况的跟踪。建立审计意见制订落实情况的回访制度,检查督促审计决定的整改落实情况和采纳审计意见的情况,每年向同级政府专题报告审计决定和审计移送题目的落实整改情况。 2、强化对审计质量的制约监视,进步审计报告水平。要进步审计质量,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指导思想、一个工作方针、六项审计措施、一个工作基础的要求,即“1161工程”,其中六项措施都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将会有明显的进步。基础工作包括全面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工作,进步机审计的水平,使审计职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审计工作中,要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突出重点,通过突出重点进步审计成果的。要加强财务收支审计与审计调查的结合。通过审计调查,有利于发现行业和重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题目,有利于提出着眼宏观的高质量的建议,还可以为效益审计奠定基础。贯彻审计准则,完善复核审理制度。建立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加强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编制、审核,减少随意性。充分运用审计调查手段,加强综合分析,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综合性的审计信息,为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 3、审计机关必须牢牢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实施审计监视。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要不断地规范审计行为,进步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防范审计风险,实质上是进步审计质量的另一个侧面,只有不断进步审计质量和水平,审计风险才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审计风险很多,但最大的风险无非是两类,其中一类是应该履行审计职责的部分审到没有,也就是有没有履行职责。 总之,在审计战线上的每位同道,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审计事业,进步职业道德修养,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怕困难,敢于碰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努力维护审计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要按程序办事、进步审计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好务,才能牢牢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发挥审计监视在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