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初探(3)
2017-08-18 03:46
导读:(三)逐步开展投资项目的审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目前,我国包括财政基建投资在内的所有财政公共支出的效果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几乎空缺。各级审
(三)逐步开展投资项目的审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目前,我国包括财政基建投资在内的所有财政公共支出的效果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几乎空缺。各级审计机关应充分鉴戒并吸收国外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利用的经验,结合机信息治理技术发展要求,主动与财政、发改委以及项目建设行业主管部分加强沟通联系,逐步开展我国投资项目的审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按照行业或项目类型,重点收集大中型财政基建投资项目从立项决策、建设实施到生产经营或投进运行等全过程实际发生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和数据资料,整理建立成数据库。
(四)不断加强效益审计队伍建设,实施审计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效益审计对审计职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建投资效益审计是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如前所述,对投资效益的分析评价是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的重点与难点,是搞好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的关键。假如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一支知识结构优化公道的效益审计队伍,就不可能对投资效益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因此,对于各级审计机关来说,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效益审计专门人才,通过各种途径
培训,结合审计职员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点,使审计职员不仅具有财务、经济治理和审计等知识,还要系统
社会学、
统计学和相关专门工程技术等知识,把握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治理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多渠道引进把握丰富专门技术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方法的人才补充到效益审计工作队伍中来;对审计职员来说,一方面,要充分熟悉到效益审计是世界各国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知识化、信息化的审计价值导向观念。另一方面,审计职员必须主动更新审计、财务会计、组织治理、经济治理、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把握现代审计技术手段,不断积累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每人应该精通和熟练把握具体审计项目所需的一项或几项技能,如统计学、社会学、
环境工程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分析等等。
大学排名 主要:
康学军、侯荣华等,2001,《财政支出效益》,中国计划出版社。
李巧巧,2004,《刍议政府绩效审计》,湖北社会科学出版社。李武好、韩精诚、刘红艺等,2002,《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视》,经济科学出版社。
栾艳、卞永宁,2003,《政府绩效审计的国际比较》,黑龙江财会。
陶瑞芝,财政部统计评价司
考察报告《美国公共投资后评价工作概况与启示》。
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唐清亮,2002,《审计研究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张昭立,2001,《财政支出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