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政府审计比较(2)
2017-08-18 04:08
导读:政府审计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财务审计也叫鉴证审计,即审计职员依占有关、法规和协议对被审单位的年度账目(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绩效审计亦
政府审计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财务审计也叫鉴证审计,即审计职员依占有关、法规和协议对被审单位的年度账目(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绩效审计亦称资金效益审计或效益审计,即对被审单位使用资源的性(Economic)、效益性(Efficient)、效果性(Effective)进行审计,又称“三E”审计。英国国家审计署对其进一步定义:经济性是指在适当考虑质量的条件下,减少资源购置和使用的本钱。即:花得少。效益性是指产品、劳务或其他成果与耗费资源的关系。投进已定时,如何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产出已定时, 如何缩小投进。即:花得好。效果性是指项目、计划和其他活动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关系。有关的方针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是否完成。即:花得值。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的界限经常难以明确划分。因此,英国国家审计署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审计。 那么,从中英政府审计范围来看,英国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范围主要是政府部分、国家投资公司、卫生部分、市政部分等。《国家审计法》限制了审计署的审计范围。1. 国有不包括在审计署的审计范围内。2. 国家审计署只限于对中心管辖的部分单位审计,而地方政府另设有独立的地方审计委员会,负责地方政府的审计工作。3. 审计署不能过问属于国家政策方面的。而我国在《审计条例》中明确规定政府审计的范围是:1. 本级政府及下级政府。2. 国家机构。3.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及基本建设单位。4. 国家给予财政拨款或补贴的其他单位。5. 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国内联营企业和其他企业。6.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计监视的其他单位。可见,我国政府审计范围过于宽泛,“任何有国有资金的单位都要进行审计,这是一项制度”。而英国审计范围小于我国,如:英国国有化企业由民间师事务所审计。纵观全球,审计范围趋势在不断缩小,我国政府审计改革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正是由于政府审计范围的不同,决定了各国政府审计工作重点的不同。英国国家审计署的工作重点放在绩效审计。英国审计署每年的审计项目计划中,绩效审计大致占总审计数的40%,已经进进了高层次政府审计阶段。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重点为:“以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正当为重点,打假治乱,维护经济秩序是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1998年12月20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它主要侧重于财务审计。这一工作重点的确定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这为以后更有效地发挥审计监视的作用打下了基础,也为开展绩效审计创造民一个良好的条件。美国学者E.B.齐塔茨早在80年代末期的《21世纪审计展看》中以为,未来的21世纪,财务审计仍将继续大量存在,但直接用来确定公司经营的经济性、效益和效率的审计会越来越多。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重点改革方向应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共同发展,向绩效审计越来越多的阶段发展。具体来说:政府审计应放在审计纳税人资金使用效益上,重点审计中心和地方政府财政预决算、信贷资金投放、国家掌管的企业团体、重大投资项目和财政拨款的政府部分和事业单位,政府审计除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接受补贴或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外,其他中小型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可不纳进政府审计范围。
五、中英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 在英国,对政府部分和公共组织是否设立内审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政府部分都设有内审机构。部分内审对本部分最高首脑负责并报告工作。目前,部分内审的工作重点放在常规审计和内控制度评价上。绩效审计还没有全面展开。财政部负责制定《政府内审工作手册》,指导内审工作。《政府内审工作手册》规定了内审的工作目标、范围、程序和规范,并明确要求各部审计机构与国家审计署建立建设性的工作关系。国家审计署有权检查内审工作成果和质量。国家审计署的政策是督促政府部分加强内审工作,在确保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基础上,与部分内审合作,减少重复检查。因此,审计职员往往通过评价内审的工作,来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和范围。 在我国,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为了加强治理和监视,严格财经纪律,改善经营治理,进步经济效益,两者目标一致。指导和促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及工作开展是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内部审计指导工作上,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方式。即审计署负责指导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驻各部分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直属单位和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其中政府审计机关的指导重点是部分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主要由部分审计机构进行指导。在审计工作上,政府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取得了较好的配合。与英国相比,我国内审机关的设立具有法律强制性和系统性,从而强化了政府审计的监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