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建议(3)
2017-08-19 04:23
导读:(三)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
(三)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
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四)把握跟踪审计的重点关键环节
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要把全天候的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等。
(五)规范跟踪审计收费,优化跟踪审计人员配备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因自身的审计力量有限,往往借助社会中介来进行协审,而跟踪审计又具有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特性,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社会中介机构来说,规范跟踪审计的收费,就显的尤为重要。这样,规范了跟踪审计的收费,审计机关才能更好地整合审计资源,利用自身熟悉专业业务,易沟通等优势,并结合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储备较好,专业相对力量较强的优点,相互协作,更好地开展跟踪项目审计工作。
五、结束语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鉴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为了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必须健全、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积极探索跟踪审计的路子,使跟踪审计起到有效
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参考文献:
1、杜伟飞.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和实施[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6).
2、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报,2007(1).
3、冉龙君.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浅谈[J].中国石油审计,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