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出发点的选择(2)
2017-08-20 06:41
导读:2、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回结点。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目标:开始时设定目标,运行中保证不偏离目标,结束时检验目标执行状况,
2、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回结点。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目标:开始时设定目标,运行中保证不偏离目标,结束时检验目标执行状况,以便于反馈信息,更好地制定新的目标,依次循环不止,周而复始。审计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遵循着同样的:审计实践必须从审计目标出发,按照审计目标进行调整和校正,对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验。以审计目标作为出发点构建审计结构,能使审计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防止就理论而论理论的虚无主义。
3、审计目标决定着其它审计理论要素。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特别是人造系统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标进行的。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人造系统,目标的导向作用更加重要。在该系统中,从静态上看,审计目标指导着审计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制定,决定着应采用的审计和程序,评价着审计工作的质量;从动态上看,审计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审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修改,也必然引起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变化。按照审计准则要求,采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执行审计结果(即提交的审计报告和提供的其它审计服务)的质量,是对审计目标实现情况的最好检验。以审计目标为中心设计审计理论结构,既能有机地串联理论要素,又能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审计目标设定了审计“应当干什么”,审计程序和方法解决“应当怎么干”,而审计准则和其它规范则是衡量“干得怎么样”的标准。
4、目标成功的先例。从上看,审计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会计理论研究。以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出发点的研究已基本取得了共叫。审计理论研究鉴戒成功的先例,以审计目标作为理论结构研究出发点,既能少走弯路,加快审计理论研究步伐,又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为寻求现象背后的同一规律打下基础。另外,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1986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以审计目标作为出发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了一个完整、同一的审计理论结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