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源自公告——论审计公告制度在中国的发展(4)
2017-08-21 03:25
导读:(二)制度的气力 进步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铲除滋生官僚***的土壤,只靠刮一两次“风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让审计结果公告变成审计署一项日常的制
(二)制度的气力 进步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铲除滋生官僚***的土壤,只靠刮一两次“风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让审计结果公告变成审计署一项日常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对政府和有关部分进行有效监视,审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计结果公告的本质是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必要环节,目的是更好地履行审计监视职责,必须由制度加以规范并固定下来。审计公告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促进审计结果的落实 审计署向政府汇报工作固然有内部处理之嫌,而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限于篇幅也只能突出重点、有所取舍,轻易引起争议。公然是公平和公正的基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公然原则在时间上的延续,是纵向的公平和公正。当这一制度由审计署内部的制度上升为一种国家认可甚至法定的制度,必然可以减少很多关于公告实施正当性或公道性的争论以及抱怨的借口,而直接转进题目的定性、定量以及具体的整改落实措施。对没有审计或公告的单位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和警示作用。 (2)促进审计质量的进步 审计公告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审计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公告中表露的事实必须百分之百正确,审计定性处理必须客观公正,审计之后的整改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公然是双方面的,审计和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置于社会监视之下,审计机关固然可以通过审计公告促进审计结果的落实,而任何疏漏和不当也都可能造成工作上的极大被动,因此必须切实贯彻温总理关于“严谨细致”的指示,严格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树立认真负责,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确保这项工作的万无一失。
五、关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发展的建议与展看 (一)保证公告结构的完整性 审计结果公告本身应具有完成的逻辑结构,如以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结尾,而目前部分公告的结尾延伸出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属于“审计结果的结果”。这条“光明的尾巴”不但破坏了审计结果公告文本本身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情况难于核实取证。列于审计结果公告之内是否表示审计机关认可呢? 建议在审计当中可以有意识地发现被审计单位一些好的值得宣传推广的经验做法,纳进到审计结果公告之中,而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可以随同审计结果公告一并发表,但应列于公告正文之后。
(二)一些具体事例可以单独展开 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的很多违法违规题目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但限于篇幅只能用一二句话扼要概括,很可能无法引起***的关注,建议在其中选择一些题目突出、性质严重的案例具体公告,如链接成分报告作为附件。这样既可以完整地展示事例,树立反面典型,起到解剖麻雀的作用和警示作用,又可以推动参与审计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然工作,进步审计质量。
(三)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配合 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然,受众可分为五类:党和政府、审计对象、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普通群众。五者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媒体作为中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反映人民的呼声,并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和活动。审计结果公然后,真正在***间传播的基本上并非审计结果公告的文本本身而是经过新闻媒体收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的各种新闻焦点。 审计机关一方面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报道审计工作的成果和存在的困难,以取得人民群众、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公务职员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媒体的宣传规律,把握***的焦点、热门,指导具体的审计工作,推动关于审计的***宣传更加成熟,更具理性和建设性。
(四)防止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出现“过”与“不及” 揭露题目并不是终极目的,解决题目和遏止类似题目的产生才是根本。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行后的结果简单分析起来,不过乎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公告无,淡出公众的视野;二是内容较少引发官官相护的怀疑甚至质疑;三是部分内容有新闻价值,引起关注和积极地讨论,推动整改落实;四是查出的题目非常严重,引起轰动、争议,甚至出现极端情况影响社会稳定;五是查出的题目反复出现,各方面见怪不怪,在实质上空洞化,不再引起留意。其中,四、五两条是“过”,一、二两条是“不及”,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形势,深进实际,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严谨细致地取证,通过在公告前严格地请示上级政府并反复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征得他们同意来排除公告的风险;另一方面则要防止制度化带来的僵化与形式化,防止按部就班地“为了公告而公告”,这在审计公告制度全面推广,尤其是在部分地方执法环境的受限较多情况下的更易形成一种趋势。媒体需要兴奋点,群众需要由远而近的实际效果。媒体的气力使之成为资源,群众的关注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后盾。总喊“狼来了”的孩子将失往发言权;审计结果公告整体上如同一杯果汁,不能因强自为之或各地一拥而上地加进而冲淡,而果汁冲淡轻易,再浓则很难。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只能承载其所应该承载并能够承载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局面,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告工作,同时防止“过”的风险与“不及”的倾向。 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势不可挡,审计公告制度的实行是其中重要标致性的一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假如说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柄柄利剑,“审计风暴”就是闪烁其上的光环,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能够使这些光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长久地固定下来。 审计公告制度必定将审计工作带进一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