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模式的演变及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发展(5)
2017-08-21 06:25
导读:6.充分运用分析性检查方法,执行针对舞弊的审查程序。分析性程序是通过计算特定的项目和比率,以发现异常趋势和波动。在审计计划和报告阶段运用
6.充分运用分析性检查方法,执行针对舞弊的审查程序。分析性程序是通过计算特定的项目和比率,以发现异常趋势和波动。在审计计划和报告阶段运用分析性检查方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整体状况,并发现异常情况,即把握风险因素,以便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审计风险。但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以降低成本为幌子,只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象征性进行一下分析性复核,这根本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同时,确定了重大错报的风险水平以后,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考虑对策,实施相关的测试程序,特别是针对舞弊的。因为,舞弊行为通常比较隐蔽,但后果很严重,尤其是管理层舞弊。如AICPASAS.99要求必须对管理层逾越内控风险执行专门的实质性测试,建议评估管理层逾越内控风险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特殊分录和其它调整;对会计估计进行复核以检查其倾向性,包括对重要的管理层判断和假设进行追溯复核;对大笔非正常交易的业务合理性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有管理层越过内部控制或存在大笔不合理交易的情况,同时管理当局具备舞弊的动机时,审计师就必须采用更加严格的审计标准,以减少发生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在审计工作底稿的各级复核中,都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管理当局财务舞弊,舞弊的程度,以及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注释:
①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国际审计准则200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EB/OL].http://www.ifac.owd2003—10.
②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国际审计准则315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EB/OL].http:Ilwww.ifac.org/2003—10.
③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国际审计准则330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EB/OL].http://www.frae.owj2003—10.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④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国际审计准则500号审计证据[EB/OLLhttp://www.frae.olg/2003—10.
⑤Timothy B.Bell,Frank O.Marr,Ira Solomom andHowardThomsa.1997,以战略系统现组织审计,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4);
[2]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4).
[3]朱小平,叶友.审计风险概念体系的比较与辨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9).
[4]徐政旦,谢荣.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