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现状、成因及对策(2)

2017-08-22 01:18
导读:(3)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审计必须建立在基础数据

  (3)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审计必须建立在基础数据和资料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使绩效审计的质量大幅下降,其评价也就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会计信息资料的失真行为相当普遍,绩效审计赖以评价的基础可靠性不够,这就给开展绩效审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4)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较之于财务审计而言,评价标准难以确定问题一直是制约绩效审计有效开展的技术因素。1999年以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制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为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企业效绩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这就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深入。   3 改善中国当前绩效审计现状的对策
  
  (1)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树立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正确区分传统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特征,承认政府审计是一种超然独立的审计。树立它的权威性,明确审计机构要有相当地位和职权,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可充分信赖。一方面,加强各级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经营公共财产所负受托经济责任的制衡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民间审计的监督意识,但要保证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受影响,同时又增加政府审计的透明度,使独立于政府之外监督职能的发挥更加有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立法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审计相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共财政和国家立法机关批准的支出项目上。对此,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在现有立法体系的基础上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①从立法上给予规范,维护政府审计的权威性;②通过一系列的标准、规则来规范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程序,包括计划、执行、报告、评价等方面;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3)明确评价原则,规范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但应明确几个评价的原则:①绩效与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性原则,不能偏执一方。②绩效审计与社会审计相结合。③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的结合。尽量使短期绩效服从长期绩效,保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其中,定性标准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量指标则包括政府预算、计划的各项具体指标,各项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指标等。总之,要能综合反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绝对量指标,以及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相对量指标。
  (4)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巩固和完善各项财政改革成果。
  审计署在《2003-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财政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与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审计也会在做好合法性和真实性审计的同时,更好地开展绩效审计。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另外,要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稽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制止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4 中国绩效审计的展望
  
  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开展绩效审计是我们政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开展绩效审计是各国通行的作法。就我国来说,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必然要求与国际接轨,而这些就是推动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源源动力。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家开始关注和讨论绩效审计的有关问题。而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搞绩效审计,也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搞绩效审计,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要加紧进行绩效审计的基础建设,创造适宜效益审计成长的法制环境、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找准绩效审计新的成长点,要体现绩效审计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增加对绩效审计的关注和投入。
上一篇:瑞典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