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库集中收付审计的思考(2)
2017-08-23 02:45
导读:1、对财政资金收进的审计。收进是各预算单位活动的资金来源,审计职员要严格审查各项收进的正当性、合规性,才能有效进步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
1、对财政资金收进的审计。收进是各预算单位活动的资金来源,审计职员要严格审查各项收进的正当性、合规性,才能有效进步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审查各级财政、税务和其他征收机关预算内外收进缴库方式、程序是否合规;其次要审查预算收进是否进进国库单一账户,有无违规进进过渡户或通过私设账户、“小金库”截留、挪用财政收进等违规、违纪情况;最后要审查未纳进预算治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一些预算外收进是否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是否坐支收进,有没有按照“收支两条线”治理。
2、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审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按支付方式的不同将财政资金支付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是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财政部分审核后,将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支付给收款人。这种方式使“管钱”和“用钱”单位完全分离,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监控之下,有效地进步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降低了违纪违规的机会。但是一些题目会更加隐蔽,审计职员应注重纵深审计,沿着财政资金走向,对各个环节进行审计,应追溯到财政资金的终极受益者和商品、劳务提供者。审查合同的正当性,落实支出是否真实,密切留意有无与预算单位共同串通舞弊、套取财政资金的题目,这样才能有效监视财政资金支出的正当、合规。财政授权支付是由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分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在这种支付方式下,审计职员应该留意预算单位有无擅自改变财政预算内资金的用途或使用性质,向本单位其他账户、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预算单位账户划拨资金;是否存在违规提取现金,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外,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应留意以下两点:一是审查预算单位是否按照年初人大批准的部分预算作为用款计划申请的依据,追加和调整预算是否符合规定。二是财政部分在业务流程中指标审核、计划审核(包括正常计划和调整计划)、直接支付审核、授权支付审核、支出日报审核和审核六项审核操纵是否规范、有无流于形式。
3、对年终结余的审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对于试点预算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的处理,地方财政部分是按照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实施财政国库治理制度改革年终预算结余资金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规定,将纳进国库集中收付的预算单位当年尚未用完的预算指标结余列支出和暂存款,到第二年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继续使用结余资金。这种“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办法与现行的预算法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的“收付实现制”相悖。但这样处理更能真实反映财政决算。因此,审计职员在审计过程中应防止财政部分将这会计处理办法作为财政决算的“调节器”,财政决算赤字就少结转一部分支出,少列支出;财政决算有结余就多结转支出,多列支出。
四、利用上风,提升审计水平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经运行了5年,国库支付软件系统作为改革的技术支撑,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功能非常强大。,有些地方财政部分将财政软件系统经过整合,实现了财政数据资源共享。该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多方对账和多渠道监控,并按照宏观经济及治理、预算执行控制、财务会计核算等不同需求天生相关基础信息,为各部分、各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因此,建议审计部分可以借助先进的财政软件和网络的上风,直接从财政部分调取数据资料,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从而大大的减少审计本钱,进步审计效率,提升审计水平,优化审计环境。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扎实地推行,此举不但能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还是预防***和加强权力监视的有效手段。这对审计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库集中收付的审计中,立足实际,把目前财政国库改革相关的政策、文件和规定有效的融合起来进行审计,为改进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的治理,向财政部分提供公道的建议和意见,以促使改革在稳定、有序的轨道上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