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乡镇内审工作(2)
2017-08-23 06:22
导读:2、建立乡镇内审治理新体制。我们以为乡镇内审治理体制实行以“县局为龙头,乡镇为纽带,为基础”的治理体制比较适合乡镇的实际。具体做到:一是
2、建立乡镇内审治理新体制。我们以为乡镇内审治理体制实行以“县局为龙头,乡镇为纽带,为基础”的治理体制比较适合乡镇的实际。具体做到:一是强化县内审指导服务中心的地位。充实内审中心的气力,增配2-3名审计职员,并从制度上规定县内审中心在乡镇内审工作中的组织、指导、监视、协调职能的地位。二是加快建立乡镇内审工作站的步伐。今年预备建好4-5个镇的内审工作站,力争通过2年的努力在全县乡镇中推行内审工作站制度;落实好乡镇内审工作站在村、厂、部分内审工作中的职能。三是加强企业内审机构的建设。着重抓好有镇。村集体资产参股的镇村企业和股份(团体)公司的内审机构,逐步调整企业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形成董事长领导下,与财务部分相分设的独立性较强的企业内审机构,负责处理所属单位的内审日常工作。
3.规范乡镇内审操纵制度。具体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内审项目治理环节。内审工作实行计划治理,捉住领导关心的重大,改革创新的成效题目,企业治理的薄弱题目,审计汇集的倾向性题目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二是审前预备环节。积极探索和尝试审计项目主审人招标制度,审计职员由主审聘请制度,资料真实性承诺制度。三是审计实施环节。注重审计查证质量,实行账面审计与调查访谈、分工负责与主审抽查、审计监视与被审计单位监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审计查证的客观公正。四是审计报告环节。应努力使内审成果进进领导“决策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深化乡镇内审的工作范围。一是发挥乡镇内审在乡镇财政中的审计监视作用。二是推行乡镇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年报年审制,探索乡镇企业保障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确保股份制企业同股同利原则和
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到位。三是针对农村人民来信来访比较频繁的实际情况,实行专题审计,发挥乡镇内审在稳定农村社会中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5.加强乡镇内审队伍建设。具体抓好三个落实。一是落实乡镇内审职员岗位考核责任制。二是落实乡镇内审职员待遇。从试点镇开始,与有关镇党委、政府作一次协调,落实好乡镇内审职员享受同等职员经济待遇的政策。三是落实乡镇内审职员的后续和新知识的
培训制度。建立乡镇内审职员每年进行后续教育不少于一周的制度。
6.改进乡镇内审指导监视。一是重视乡镇内审的宣传,营造县域内乡镇内审工作的“小天气”;二是在积极推广平水内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手搞好企业内审机构的内审工作试点,以推进企业内审工作;三是帮助乡镇内审开展一些重点审计项目和创新项目的实施;四是重视检查交流。在坚持一年两次乡镇内审例会制度的同时,加强日常的检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