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有关题目探析(2)
2017-08-24 01:08
导读:三、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 当前注册师在执业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严重:一是不求实质上理解和执行独立审计准则,从表面上看,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的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 当前注册师在执业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严重:一是不求实质上理解和执行独立审计准则,从表面上看,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的程序都执行了,但实质上执行的程序与审计目标不相关,既影响审计效率,也影响审计效果;二是执行程序时,CPA不能主动控制审计程序的实施,被外界条件或被审计单位牵着鼻子走,不进行专业判定;三是对一些重要和异常事项不予关注,不执行公认的审计程序。针对以上题目,CPA在执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重视了解测试,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做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部分,要求CPA通过了解测试,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评价。这种评价从整体来讲,应包括它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治理风险、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决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确定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具体来讲: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②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趋势;③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前接受年度审计的情况;④正确评价客户的控制环境。 2.正确运用分析性测试,地把握审计质量,所谓分析性测试,就是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关系的比较和而对财务信息进行的实质性测试。分析性测试主要包括:①本期财务信息同前期可比财务信息的比较;②财务信息同预期后果的比较;③研究财务信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④财务信息与同行业信息的比较。实际上,分析性测试应贯串于审计的全过程: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分析性测试有助于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分析性测试又是获取有关账户余额和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审计证据的有效;在审计的报告阶段,分析性测试被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公道性作最后的复核。另外,分析性测试的应用可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进步抽样检查的针对性。如CPA在对银广夏审计的过程中,未有效地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以致对其在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进大幅增长的同时生产用电用度反而降低的情况没能及时发现。 3.围绕审计目标,有效选择和控制审计程序的实施。①CPA应主动控制审计程序的实施。如函证的寄发和收取,应由审计职员亲身进行,不能借助被审计单位的手。在银广夏事件中,签字的CPA对天津广夏公司应收账款函证的过程中,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且未要求公司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公司转交,终极导致CPA落进被审计单位会计造假的“陷阱”。②CPA应保持应有的执业关注,及时对异常事项作出积极反应,不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改审计程序,补充取得审计证据,避免审计失败。 4.运用专业判定,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CPA的审计过程,实质上是排除疑虑或证实某一事项的取证过程,为了提升CPA的审计质量和效率,CPA必须依靠审计证据进行专业判定。比如,对于直接或间接取得的证据,CPA都应判定证据来源的可靠性、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并以此决定是否扩大或追加审计程序;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异常事项、重大事项,CPA应运用专业判定决定追加哪些审计证据,以排除疑虑或证实某一事项。在风险导向审计中,专业判定应贯串CPA执业的整个过程,并且必须用制度和组织来加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