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研究的历程(2)
2017-08-24 01:08
导读:2.研究主要由政府部分发起,缺乏民间团体的 参加。如国家审计署在内部审计的研究方面做了许 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各种民间团体却很少开展 类似
2.研究主要由政府部分发起,缺乏民间团体的 参加。如国家审计署在内部审计的研究方面做了许 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各种民间团体却很少开展 类似的研究。其结果是,内部审计研究的开展往往 不是来自自下而上的自发需要,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也不强。
3、研究不太符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这主要是由于研究课题的确定主要不是站在企业和审计职员的角度进行,而是出于内部审计规则制定者的需要来开展的。其结果是,尽管研究结论有助于有关内部审计规则的制定,但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往往并不大。
四、对我国内部审计研究的几点建议
1、研究应以定量分析为主。一方面,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能更精确地说明题目,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也更强;另一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体系正处于一个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有关内部审计的题目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例如,内部审计的目标就包括很多方面。此时,简单地采用定性分析已经无法将题目解释清楚,而定量分析往往显得更为有效。
2.应留意研究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部分之外,应大力鼓励民间团体和企业参与对内部审计的研究。这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内部审计研究的需求主体随着审计组织体系的转型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过往,只有政府部分出于制定法规的需要而开展研究。现在,企业和民间团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了开展内部审计研究的要求。因此对内部审计的研究要鼓励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应加强研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对于研究课题的确定,应该更多地站在企业和审计职员的态度上来进行,由于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际内部审计工作的更有效进行,而企业和审计职员才是实际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例如,可以采取对审计职员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实际工作中所亟需解决的题目,并确定相应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