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 审计怎样应对(2)
2017-08-24 06:18
导读:会计集中核算后,随着审计重点的调整,我们的审计方法也相应作了改进,除审查由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外,更注重外围调查、延
会计集中核算后,随着审计重点的调整,我们的审计方法也相应作了改进,除审查由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外,更注重外围调查、延伸审计、追踪审计、实物清查等工作。外围调查,就是通过调查尽可能全面把握被审计单位工作性质、收支项目和财务状况等,以确定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资料是否全面、真实地予以反映;延伸审计,就是要审计被审计单位尚未纳进中心核算的专项资金、账户以及所属二、三级单位,审查其是否存在隐匿违纪违规的情况;追踪审计,就是要对异常的开支和往来款项进行追踪,查明是否存在与有关单位串通,采取虚列支出、转移收进等手段在外单位套现、违规列支等题目;实物清查,就是面对被审计单位实物资产治理薄弱等现状,对其固定资产等进行盘点清查,督促加强规范治理。
四、审计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承担着大量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了各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信息,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治理和充分有效发挥审计作用考虑,会计核算中心必然成为重要的审计对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厅紧跟财政支出改革的步伐,本着“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摸清情况、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审计。
会计核算中心审计与以往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在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和审计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为此,审计确定了以内控测试、岗位流程检查为主,会计资料审计为辅,核算中心审计和集中核算单位延伸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运用观察法和查询法。实践证实,这种方法比较适用和有效。具体做法是: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实事求是,确定目标
核算中心刚刚运行,很多事情还在探索完善之中,因此我们确定初次审计的目标是全面了解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职责范围、运行状况、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等,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客观地反映出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碰到的,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逐步完善。
根据审计目标,我们反复、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文件以及省领导有关讲话精神,在进行大量的审前调查、具体把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提出如下审计和重点:
1.检查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及运行情况。(1)纳进中心核算单位和资金范围,检查中心与纳进核算单位之间的责任关系是否明确,主要检查中心是否存在有职而无责无权的情况,中心和集中核算单位对违规核算事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是否明晰。(2)中心集中资金的规模及分户核算、日常治理情况,主要检查所集中资金的数额及性质,资金安全、完整情况。(3)检查中心内控制度情况,是否制定了核算操纵程序、内部业务流程、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4)中心自身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检查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1)是否按规定对各单位分账套进行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是否正当、合规,及时、完整、公允地反映了单位的财务状况。(2)专项资金往来款的核算是否清楚,明细核算能否满足各单位财务治理的需要。(3)中心对各单位开支审核把关情况。(4)会计资料保管情况。
3.延伸调查集中核算单位。(1)抽查有代表性的单位,调查纳进中心核算单位资金使用的控制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削弱财务治理情况。(2)纳进中心核算单位账户清理、会计移交工作是否及时完整,手续是否完备,有无转移隐匿资金现象。(3)会计集中核算相关配套政策规定执行情况。
大学排名 (二)上下联动,稳步推进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建立运行时间先后不一,对其审计仅作为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之一,而未作为单独的全省同步项目来安排,本次审计是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深进审计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具体组织实施和审计结果报送等方面均按同步项目的要求来布置。全省2002年审计项目计划通知和2001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通知,均对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结果上报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各市审计局汇总县(市、区)审计结果,以综合报告形式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厅,这为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及时提交全省综合报告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