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审计的公共性(2)
2017-08-25 01:55
导读:三、公共审计与公共资源 资源的数目一般来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一般具有外部性,在我国自然资源回国家所有,因此自然资源是公共资源。使用
三、公共审计与公共资源 资源的数目一般来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一般具有外部性,在我国自然资源回国家所有,因此自然资源是公共资源。使用自然资源不是为了保值增值,而是要使其有限的数目得到公道的使用和安排,用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约束条件下极大化的,即在自然资源数目有限的条件下的最大化产出或最大化福利的题目。实际上,公共资源的公道使用也是一项公共权力(本文在后面对公共权力有具体的论述)。这种公共权力从语义的角度有两层含义:一是公共资源的权利,二是主体对公共资源所享有的权利,本文所说的公共资源仅指主体对公共资源所享有的权利。公共资源权是指特定的主体对公共资源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主要包括公共资源的利用权知情权和公共资源侵害的请求权。对国家来说,公共资源权就是国家环境资源治理权,是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人,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利用各种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公共资源进行治理和保护,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公共资源的不公道使用以及因此带来的恶劣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如煤矿的不公道开采以及因此引起的矿难、植被的不公道使用引发的水灾等,这些题目的存在,一方面是公共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引起了一定的社会骚乱,破坏了公共秩序。国家为维护和公道使用公共资源,每年投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的实施等。政府审计对国家为保护和公道使用公共资源的所做的资金支出及其使用效果等,也相应地安排了审计项目。在政府审计和公共资源的关系上,政府审计的公共性也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公共资源公道使用,二是对保护公共资源所做的财政资金支出的检查。
四、公共审计与公共经济权力 本部分主要讨论政府审计和公共经济权力的关系,因公共经济权利是公共权力的一部分,先从公共权力说起。公共权力,一般被称作国家权力,是国家统治和公共治理的条件和手段,而其边界,也就是它“有所不能为”这一点,是生活中最为核心的题目。讨***共权力的边界题目,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着危及或侵犯个人利益的可能性。个人与社会群体在面临公共权力时,其利益的实现和扩展势必会涉及到如何设定公共权力的边界。市场经济亦即自由交易的领域,宗教信仰的领域,思想观念的领域,等等,都是私人利益的领域,是个人选择的题目,公共权力在此领域一般保持中立,只有公共设施建设、法律、国防等领域才是公共权力的活动范围。社会生活的最大特性就是,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多元化和自主性空前进步。在此情况下,公共权力如何正确地定位及使用便尤为重要。社会事务复杂性极高,常使公共权力的作为收效甚微;而社会自主性和自治能力的进步,又使公共权力对社会矛盾解决的本钱高于社会自身解决的本钱;社会的日趋多元化,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最为关注生活的自由度而不是某一特定或整洁化一的生活状态;价值观日益多元分化,利益分化整合的速度加快,政府应扮演中立的协调人的角色,而不是所谓的“多数意志”的代表。政府不能单单由于对同一性或对公平的追求而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方式予以裁剪或人为的重新整合;现代意识夸大的是尊重社会的自发秩序和自发规则,政府不应在非公共生活的领域有太多的作为。当然,公共权力不能超越边界作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题目。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分析,政治家和政府的行为不仅可能与公共利益相背,而且更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无效率甚至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就是说,政府本身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垄断特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同时也是由政府特定的活动方式决定的。在此情况下,假如政府的活动边界无穷扩大或任意作为,其自身的缺陷将会进一步扩大,而改进的办法将是无力和代价高昂的。因此必须对公共权力的活动范围要予以明确的界定,同时保证市场竞争和社会的自发秩序。 政府审计是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法律赋予了政府审计对部分公共权力特别是公共经济权力予以监视的职能。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政府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行为,只有通过公共性来定义和理解政府审计,我们才有可能理解政府审计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审计制度,也只有将公共化作为政府审计的建设方向,我们才有可能将人民的愿看、需要和利益凸显于政府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为人民谋利益切实贯彻到政府审计的各项工作之中。总之,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于公共化,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带来政府审计的公共化,这既是我们对政府审计和被审计对象的关系的基本概括,也是我们对于政府审计实质意义的基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