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4)
2017-08-25 06:38
导读:【参考文献】 [1]万静芳。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J].金融论坛,2004,(7):57-61 [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
【参考文献】 [1]万静芳。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J].金融论坛,2004,(7):57-61 [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42-49 [3]曹幸仁,赵新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04,(1):3-8 [4]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国际比较审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523-567 [5]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唐清亮。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99-312 [6]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2-36 [7]包强。内部审计应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57-64 [8]周志宇,徐龙华。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J].金融会计,2003,(5):17-19 [9]林朝华,陈工孟。国有商业银行内审体制剖析[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6):39-41 [10]宋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含义[J].金融论坛,2003,(3):8-12 [11]杨军,姜彦福。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完善银行治理结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47-52 [12]杨轲。新巴塞尔协议的创新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J].金融会计,2004,(4):46-47 [13]孟建军。论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5):60-61 [14]廖洪,张娟。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J].财会通讯(综合),2004,(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