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和逻辑出发点辨析(2)
2017-08-26 03:10
导读:(-)理论来自实践,审计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也应该到客观世界中往寻找,同其它理论的产生一样,审计理论的产生也有自己的客观背景。审计的产生有关
(-)理论来自实践,审计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也应该到客观世界中往寻找,同其它理论的产生一样,审计理论的产生也有自己的客观背景。审计的产生有关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客观上要求责任关系的产生,主观上要求委托人对受托人有不信任感,而这些都是审计产生的环境因素。
在原始的环境中,由于没有活动的存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有审计活动的产生。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进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和奴隶主对他们的统辖范围是一种全面占有的关系,但是以他们个人的气力难以对这些数目繁多,规模浩大的事物进行治理,于是客观上需要将权力进行分解,委托别人来帮助其进行治理,这样就形成了委托和代理关系,就导致了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但无论从权利制衡还是主观上的信任度来讲,都需要有人对受托人进行监视,从而导致审计萌芽。
从对审计的产生的来看,审计产生的客观环境主要是和经济环境,但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影响审计的环境因素已远远超出了上两者。环境、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成为了影响审计的环境因素。例如1844年和1845年英国《公司法》颁布和修订鼓励了股份公司的发展,使“审计有了一个规范化模式的雏形,从而揭开了审计的帷幕”;随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制度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课题,也使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成为可能,统计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抽样技术在审计领域中的运用,这些因素都使得审计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有了质的奔腾,从而导致了现代审计的产生。
(二)审计环境决定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等基本因素。
H·W·罗宾逊曾在《爱尔兰史》中指出:英国民间审计“是由破产催生,由差错和舞弊孕育,与清算共同成长,最后才确立起来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清楚地审计环境对英国审计的影响。1720年,南海公司事件的发生,使人们熟悉到,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公司,“必须要有一个了解、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站在公正、客观的态度,对表达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的检查”,使查尔斯得到了第一位职业会计师的头衔。而这些都是和当时南海公司经营者为所欲为,严重损害所有者利益,从而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再如,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和1939年的麦克逊·罗宾斯舞弊案件,“引发了审计和审计技术的变革”,经济大萧条使人们熟悉到必须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作出全面、客观的公正评价,而麦克逊·罗宾斯舞弊案件“使审计职员改变传统的仅审查当事人会计记录的审计方法,扩展获取审计证据的范围”,至此审计进进了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的演变为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作出判定。
审计环境还影响到审计假设的基本,比如说在具体审计阶段,审计假设中没有有效控制假设,而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迎合降低审计本钱,克服审计重点不突出的社会要求,审计职员迎来了抽样审计的现代时期,审计假设中有了有效控制假设的位置。
现在,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奔腾发展,审计又将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这必然对审计假设和审计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