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审计的重点与方法探析(2)
2017-08-26 04:27
导读:2 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资金审计的和思路 2 1 大力推进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开展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可以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分别选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
2 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资金审计的和思路 2 1 大力推进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开展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可以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分别选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在具体实施中做到“突出一个重点,捉住一个关键,搞好三个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就是要重点揭露扶贫资金治理使用中存在的治理不善、决策失误、挤占挪用等原因造成的投资失败、无经济效益等损失浪费题目。捉住一个关键,就是要把效益审计关键放在如何促成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进步上。要对审计发现的弄虚作假、虚列套取资金、项目选择失败等造成扶贫资金损失的题目进行,从改进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进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进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搞好三个结合,一是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扶贫资金审计方案要充分体现效益审计调查的、方法和指标。二是点面结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落脚点要放在扶贫项目上,抽查的扶贫投资项目不得少于总投资的50%甚至更多,其中要抽查一定数目的完工项目。三是定量与定性结合。要把有关主管部分考核扶贫资金效果和效益的指标与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指标进行有机结合,作为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
评价指标,其中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 2 2 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的组织方式。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的审计机关,特别是旗县区审计机关,受地方保护主义和个别党政领导的左右,一些题目难以揭露。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一方面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较好地解决审计难、上报情况难、审计处理难的题目,审计揭示的题目也比较全面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说服力强,影响面大,既能为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交叉审计,有效地整合了审计资源,进步了扶贫资金的审计质量,同时还起到了锻炼队伍的作用。 2 3 积极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要进步扶贫资金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必须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内控制度测评、统计抽样、风险分析及评估等审计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审计职员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审计对象,正确地捉住重点,进步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扶贫资金审计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如何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同时,要加大机技术在扶贫资金审计中的。要积极运用审计署推广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软件。要建立扶贫项目数据库,将项目基本情况录进数据库,并随项目进度随时进行维护和更新,为扶贫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资料和信息基础。 2 4 努力推进扶贫资金审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尽管扶贫资金审计监视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在短期内还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扶贫资金治理使用中各类违法违纪题目的发生,很多题目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审计职员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审计工作。要将扶贫资金审计工作以制度甚至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一方面,让扶贫审计走上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增强对治理使用扶贫资金的部分和单位的震慑力,使有限的扶贫资金被审计的“火眼金睛”盯得更紧。审计机关要近年来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经验、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题目,以制度等形式,明确扶贫资金的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以及对扶贫资金投进、使用和治理中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使扶贫资金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进一步进步扶贫资金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