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治理审计的现状与对策(2)
2017-08-26 04:53
导读:三、改进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审计的对策 (一)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审计法规体系,开发治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职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
三、改进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审计的对策 (一)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审计法规体系,开发治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职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离开了审计标准,审计职员就无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正当性、效益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监视。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部治理审计机构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治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职员只有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治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治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抓紧制订内部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法律形式明确内部审计职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分的内部审计
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层次,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正确熟悉治理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为治理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委托人如何激励和约束代理人,使其积极有效地完成受托经营治理任务,以确保股东或投资者财富最大化。仅仅通过财务审计,委托人难以全面了解代理人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而治理审计则有利于减少治理活动方面的信息,从而遏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增强经营治理的透明度,达到控制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治理审计,可以有效地判定代理人的业绩和能力,评价代理人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代理人进步经营治理效率。可见,治理审计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进步治理层次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组织内部应积极为治理审计的开展创造环境和条件,推动治理审计的发展。 (三)不断拓宽治理审计的领域,进行治理审计项目试点,推动治理审计实践的发展 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治理审计转变。审计部分不仅是题目的发现者,而且应成为推动改革的使者,要从治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治理、机构改革、业务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当前可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治理中的热门、难点题目,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的项目开展治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应以治理审计的理念,逐步拓展厂长任期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尝试开展比较全面的任期治理责任审计评价等。 (四)不断充实和进步内部审计职员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适应治理审计工作需要的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这就要求审计职员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不仅要有较高的水平,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捉住时机,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多作贡献,才能胜任治理审计工作,进步审计质量。 搞好治理审计工作任重道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地和鉴戒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经验,不断有所突破,提出新思路。其次,要用发展的观点往观察世界,把握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当好领导的顾问和助手,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展现治理审计的生命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创内审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确当务之急。 (五)灵活运用审计方法,进步审计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为使审计事项的本钱最低、效果最好,就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捉住主要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题目。这就要求审计职员要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不存在漏项,能够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因此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进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题目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治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我国的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手工操纵还存在着审计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结果不够精准、信息提供不够及时等缺陷,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进步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六)重视猜测,开展战略审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参与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不能仅仅通过对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瞄准企业发展的新题目、国内外市场的新动向、产业结构调整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进行有效的猜测,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定,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假如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就有可能破产。战略审计是治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审计的发展方向。企业内审工作的价值,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治理活动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