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油品加工企业中的应用(2)
2017-08-26 06:21
导读:三、油田加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设计 根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体系及其在风险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风险导向内部审
三、油田加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设计
根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体系及其在风险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
(一)围绕经营目标,全面鉴别风险
对于油品加工企业来说,重点要关注以下领域:
1.安全制度与执行。由于油品加工企业的特殊性,安全制度是否设计得好,是否有效执行颇为重要。首先是员工安全,在作业中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安全工具和安全意识,是否定期进行职业病的检查与防范;其次是企业安全,油品加工企业要在防火和防止油品泄漏方面做足安全保障,因为这两者中任何一个不安全的因素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2.能源的供应与成本。由于油品加工企业需要原油来作为原材料加工,所以原油是企业发展的命脉。现在的原油价格市场极不稳定,原油疯狂飙升,大大加剧了油品加工企业能源供应的风险和成本:如果原材料储存过多,要承担储存风险和成本,还要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如果储存不足,则会影响生产。内部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和评估能源的供应风险。
3.合同的批准与执行。合同批准不当或者销售合同执行滞后,油品价格变动频繁,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行风险评估时要重点关注采购、销售合同在办理会签流程时,如遇到某部门领导出差或有休假等情况,要确定是否授予被授权人代签合同,并及时告知部门领导合同的主要内容。
4.行业状况。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油品加工企业的整体行业状况,如油品供求状况、本企业生产技术是否落后及在行业中的排名,并要关注政府对本行业的法律监管和宏观措施。虽然这些因素都是企业难以影响和控制的,但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并加以风险评估,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转移或规避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管理层和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人力资源在公司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地,油品加工这种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企业更需要专门的人才,而这种专门人才在我国是紧缺的。所以,好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激发管理层和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而频繁的员工流动从长远来说无疑是企业的潜在风险。
(二)确认现有控制,判断剩余风险
剩余风险是指在现有控制框架下无法得到防范和控制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充分鉴别风险的基础上测试被审计单位现有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确定剩余风险。油品加工企业确定风险程度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可以作为判断的指标有风险可能性(概率)、损失程度、损失频率。比如对油品泄漏风险评估时要考虑: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泄漏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否经常发生。2.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有些因素不能直接计量,但对判断风险十分重要时,可以用定性分析,如合同是否得到及时准确的执行。有的适合采用定量分析,如存货周转情况。而有相当部分风险评估时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三)设置报警准则,实现风险预警
预警使企业思维方式得以转变,使风险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包含两个重要的内容:预警指标和临界点。油品加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预警模式:
1.指标预警。指标预警是选取一定的指标值作为评估风险的标准,并根据预警指标数值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例如:假设某油品加工企业原油存货正常值根据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确定为25 000吨,如果原油存货过多,就要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和储存风险,另外还要承担储存成本,那么,以标准值为基础,根据该企业的储存能力和油价变动确定预警指标界限为25 000、32 500、37 500、41 250吨,以这三个检查值为界限,确定企业运行状态处于“经营正常状态”、“亚风险状态”、“风险状态”和“危机状态”。 2.因素预警。对于某些难以量化的风险进行评估时,就要用到因素预警模式。因素预警的第一步是先确定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风险,然后确定这些因素发生概率的大小,从而进行风险预警。对诸如火灾、漏洞、爆炸、毒气泄漏等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时,都适宜用因素预警模式。导致火灾的因素有电线老化、厂区防火间距不足等,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要确定每个因素导致火灾的概率,如果任何单个因素发生的概率大时,都要评估为高风险;即使单个因素风险概率不大,但每个因素都有风险时,也要评估为高风险,进行较严重状态的风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