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医院内部审计 发挥监视服务职能(2)
2017-08-26 06:31
导读:(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保证,设立、公道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假如没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保证,设立、公道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假如没有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监视约束机制,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财务治理混乱、跑冒滴漏、***行为滋生的现象。因此,医院应按上级部分的要求,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同本单位其他各职能科室相同等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审机构的地位,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并且保持其稳定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视、评价、治理等职能,使内部审计机构成为医院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
(四)完善制度化建设
法规是审计职员的依据,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按照国家审计的有关规定,制定内审职员的岗位责任制、审计
工作计划,审计工作程序等相关的、可供操纵的内审制度,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制定内部审计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规范内部审计职员的行为,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在审计部分内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依据工作业绩和工作标准,对审计工作质量执行量化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拓宽工作领域,发挥服务监视职能
随着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单位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进步,医院内部审计已不能只停留在监视的角色上,而必须扩大自身的审计范围,发挥内部审计对医院
经济工作的综合监视职能,并向效益治理延伸。应该夸大的是,审计不是终极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内部审计工作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帮助和促进医院各职能部分进步其经营治理水平与效率,实现监视与服务并举。要把内部审计寓于服务之中,寓于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以进步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结合行业特点,不断拓宽内审领域,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经济监视职能向经济评价、治理、服务职能的转变,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审计、治理审计、投资审计,绩效审计的转变;查错防弊向“创造价值”的转变;方法、手段由单一、原始向科学、化的转变,使内部审计通过审计监视服务于医院的改革与,改善和拓展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