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险导向审计中分析程序的实施(2)
2017-09-02 01:05
导读:(二)会计分析 通过战略分析,注册会计师可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的竞争策略,而这些因素将决定被审计单位的成功要素和所面
(二)会计分析
通过战略分析,注册会计师可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的竞争策略,而这些因素将决定被审计单位的成功要素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财务报表反映这些关键成功要素和风险的项目就应当成为会计分析的重点。会计分析目的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通过会计分析,可以对会计政策与估计、会计方法、信息披露做出评价,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修正会计数据,为财务分析奠定基础。进行会计分析时,注册会计师应辨认关键会计政策,评估会计政策弹性,评价会计策略,评价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识别危险信号。
(三)财务分析
除了进行会计分析外,注册会计师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关键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以期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此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从简单的比较到使用高级统计技术的复杂分析。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法与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例如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对被审计单位流动性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与生产能力比率等财务比率进行测算,籍以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风险导向审计中实施分析程序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分析程序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审计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以使分析程序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分析程序难以得到精确的结论
分析程序的结论是一种对被检查事项总体上的合理判断,它无法给出被检查事项的准确结果,分析结论能否直接作为实质性程序阶段的审计证据还存在分歧。因而对于一些性质重要、检查风险较高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只是机械地执行分析程序,而必须结合检查、函证等其他审计程序取得直接证据对分析程序的结果加以验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不能仅依赖分析程序的结果得出审计结论
分析程序获取的大多为间接证据,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时,仅靠分析程序的结果还不够,还要借助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审查,以获得说服力更强的直接证据。所以从审计过程整体来看,注册会计师不能仅仅依赖分析程序,而忽略细节测试的作用。
(三)考虑分析程序存在的风险
当注册会计师将分析程序运用于审查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时,要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果数据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可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将无法运用分析程序,而只能考虑利用检查、函证等其他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合理基础。
(四)注册会计师的能力与经验
运用分析程序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专门知识,因此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注册会计师要熟练运用分析程序,就要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行业知识;其次,执行分析程序要求执业注册会计师具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最后,运用分析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好的
数学知识和统计知识,并能掌握建模分析的能力。
综上所述,分析程序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合理运用职业判断的充分体现。通过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不但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识别重大错报领域,将财务报表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检查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还可以将分析程序直接用来收集证实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审计证据,最终达到降低审计成本、保证执业质量、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世忠.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黄季红.刍议分析程序的运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