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之管见(2)
2017-09-02 01:07
导读:三、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1.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改革现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体制。如前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境,其制约
三、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1.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改革现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治理体制。如前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境,其制约因素在于法制不健全,制度缺位,因此,我们要从宏观层面着手,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本审计组织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以具体指导审计工作。比如,在审计目的上,要明确领导干部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在于评价离任人在履行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效果;在审计范围上,应明确规定各类党政干部在调任、转任、轮换、退休、辞职解聘或机构裁撤合并时,都要进行任期内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和上,应把握重点项目的审计,切实进步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本钱。在审计程序上,从立项至审计报告的完成,应严格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办理,同时把握与财务收支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的不同之处。 2.加强对审计职员的
培训,进步审计职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实务性强、责任大的工作,假如没有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这要求我们的审计职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觉悟、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要大力加强培训工作,进步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措施如下:要把普及与进步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高标准的动态培训体系;要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考取专业资格,新技能新知识;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一定数目的高层次、高技能的审计专门人才。另外一方面,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用人方面体现“公然、同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考核评估与干部赏罚任用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审计准进准则,考核提升机制,等等,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 3.严格审计程序,公正评价责任,确保审计质量。针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监视滞后,审计结果难以有效运用以及审计任务相对集中等,今后应认真贯彻“先审后离”制度,积极推行任中审计。坚持“先审后离”,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确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内容与审计重点,进步审计效率;坚持“先审后离”,可以及时发现题目并进行整改。“先离后审”是一种“马后炮”,查出题目往往难以纠正,而“先审后离”则正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及时采取措施,把题目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坚持“先审后离”,可以减轻离任审计的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事中就对领导在任时的情况进行审计,对其经济责任情况已经有了了解,干部离任后,离任审计可以直接利用任中审计的结果,只对部分未审计内容进行补充审计,这样审计职员更能全面、充分对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有效利用。
四、结语 要搞好审计工作,必须以人为本,面对世界新经济和我国已加进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进步人的因素在审计领域的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审计环境,促进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加强“人、法、技”建设中“人”的培养,“法”的更新,“技”的,发挥审计应有的经济监视职能。
: 1.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河清。经济责任审计管见。财会月刊,2004(3) 3.朱孔桥。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题目及对策。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