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经营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2)
2017-09-02 02:20
导读:(一)加强,不断进步审计职员的业务水平 1.进步审计职员素质。我们处在变革,我们的业务知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都受到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因此,
(一)加强,不断进步审计职员的业务水平 1.进步审计职员素质。我们处在变革,我们的业务知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都受到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因此,每一个审计职员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更多地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审计基本准则,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工作。首先要在审计程序上正当规避审计风险。其次要学习好专业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多元化经济成分日益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法规、规章不断出台,我们要随时学习和把握这些知识,以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学习和把握新的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我们要善于将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有机结合,夸大、评价。对评价出的高风险领域实施具体的账项基础审计,公道有效地利用审计资源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2.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审计职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系统会计处理的特点及审计的目的等公道配置审计气力,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在取证时,审计职员尽不能满足于客户自行提供的资料,要获取强有力的外部证据,多角度地取证、印证。比如,债权的函证,一定要按照审计程序由审计职员亲身函证,存货的盘点必须按重要性原则进行现场抽盘、监盘,不能依靠于客户提供的盘点记录。并根据审计过程中取证结果,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作出评价,考虑审计取证是否充分,是否能满足规避所有重大的风险,能否支撑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二)建立承诺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 审计职员在对经营审计时,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有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可靠,尤其是所提供的呆账、坏账、资产盘亏、盘盈、报废损失本钱、用度、收益等资料真实、正当。以明确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责任,避免由于被审计单位不明白自身责任给审计职员带来的风险。
(三)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内部质量控制,进步审计水平 1.建立系统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审计职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为此,强化,进步职员素质,进步从业“门槛”是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在聘任审计职员时,也应将“职业道德”作为评价应聘职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要求并督促在职审计职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风险意识,练习员工的专业能力,确保全体员工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2.恪守技术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审计职员在承接审计任务时,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将业务委派给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职员。并在必要时,应当聘请专家协助工作。 3.建立审计风险治理制度。核心是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即一切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都应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和出发点,充分关注经营失败和弄虚作假、舞弊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应将风险意识贯串于审计全过程,并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尤其是持续经营风险的评估上,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职员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时还要留意依靠职业判定来防范风险。在进行具体业务的风险判定时,审计职员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非正常交易、或有事项及持续经营能力应予以充分关注,审慎考虑该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判定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并考虑出具审计报告的信息正确性,以更好地防范和规避经营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