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初探(2)
2017-09-02 02:52
导读:(一)运用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的三个步骤 1、收集、整理数据。数据的收集是确定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的基础性工作,收集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关
(一)运用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的三个步骤 1、收集、整理数据。数据的收集是确定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的基础性工作,收集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审计指标是否具有客观性和可用性。在审计中,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数据收集工作中做到全面、正确、正当。具体地讲,对于投资项目财务收支、本钱用度数据,应直接从资料进手;对于工程量、工程取费、工程造价等数据,应根据预算图、施工图纸、竣工图、工程定额及取费标准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 数据的整理工作,就是将收集到的数据按其所反映的进行回类,基础数据整理回类后,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列示反映,为下一步的数据和审核工作提供方便。 2、分析、审核数据。数据的分析审核是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查、核对,纠正数据差错,舍往重复和不相关数据,弥补遗漏数据,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数据的分析审核可分为分析性审核和验证性审核。分析性审核,是运用技术和逻辑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复核,以验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验证性审核主要是对一些综合性的数据和其它不能采用分析性审核的数据,可以采取函证和选择重点部位进行抽查验证。 3、计算确认审计指标。审计职员对经过分析、审核的数据,按照规定的审计指标计算方法,进行加总和对比计算求出具体审计指标取值,并依法办理取证手续。审计职员在计算确认审计指标过程中应该做到三点:一是必须严格依照审计指标内容规定的计算口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操纵,不能随意改变,切实保证审计指标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二是必须保证计算出的审计指标值正确无误,审计指标的计量单位正确、规范;三是计算出的审计指标值,应按照审计程序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
(二)运用审计指标的三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国家审计的精华。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建立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从实际出发选择使用审计指标。同时还要兼顾项目本身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背景做出综合判定。 2、重要性原则。 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审计职员的一种专业判定。在政府投资效益审计中, 要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选用具体审计指标时,要优先使用能够直接地、最大程度地反映建设项目的效益和效果的指标。这样还可大大减少审计证据的收集量,进步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3、谨慎性原则。《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规定:审计机关评价审计事项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持谨慎的态度。坚持谨慎性原则客观上要求审计职员在计算运用各项审计指标时始终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确保审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各项审计指标的客观公允性,有效规避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