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5.3.3 试题录入子模块的主要算法
数据的合法性、一致性、唯一性检查:如图(5-3)
图5-3 数据的合法性、一致性和唯一性检查的流程图
2、试题个数的查询:设三个字符串str1,str2,str3分别存储章节号、类型和难度,如果章节号、类型、难度前的复选框被选中则把输入的值对应的存到字符串中否则在对应的字符串中输入“—”,把三个字符串按章节号、类型、难度的顺序连接起来再加上“----”组成符合条件作为查询条件中题号的输入值。用Command命令建立Recordset对象记录集通过对记录指针的移动来获得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如:select * from questiontable where 题号 like ?, ?=str1&str2&str3&”----”(其中“-”起到屏蔽的作用)
3、编辑章节:用TreeView和ADODC控件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在运行时动态的添加篇章信息并用与查询相同的方法获得记录信息。
其它功能的算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具体内容请参阅附录A:程序代码。
6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
6.1 系统测试
软件的开发经过了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阶段以后就进入软件的测试阶段。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在对本系统编码完成以后,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1、人工测试:和同组合作的同学在编程思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互相交换所编写的程序,检查对方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失误之处,采用的测试算法主要是黑白盒测试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测试,模糊测试等)。
2、机器测试:交换程序后按照各自对系统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理解设计测试用例,尽可能“多和全”的对系统进行测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发现错误后和各自理解有分歧时,通过共同探讨最后制定出解决方案对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
6.2 性能分析
本系统在对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所建立的记录集的操作上,尤其是记录集的打开和关闭。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基本被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图形录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采用VBA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今后这快的问题还要有所改进。总体而言,该系统完成了对数据库题库的管理,实现了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化,并且由于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所提供的要求均能满足,使用方便。
7 经验体会及可进行的后继开发
在这次中,我主要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来开发数据库题库管理系统。除熟练掌握了这两种软件外,还对软件的开发过程也就是我们所学的软件工程这门课从理论到实践有了更系统的学习和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无论是从知识的获取还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系统资源应尽量充足,尽管在设计初期一般配置就可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随着程序和数据库复杂度的增加,处理速度将下降。
及时释放资源,例如尽早释放对象,关闭连接等。
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多查阅资料。
ADO技术的Command对象是一个非常好的查询命令,可尽量使用。
对记录集的操作打开和关闭应小心,操作不当很容易出错。
软件开发完毕后对于系统的后继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系统的设计着眼点是放在数据库这门课程上,但它应用于其它的题库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更改题库的名称和根据用户的需要修改类型和难度就可以使用。
8.2 安装方法
运行安装盘中的Setup.exe文件,并按屏幕提示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可能重新启动计算机,此时请不要将安装盘从光驱中移走。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