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医院信息系统中经济管理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4)

2013-06-20 01:25
导读:以在充分使用自己的CPU的同时又可以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亦能实现多用户的数据共享。实际上,己有一些中、小型的医院在这样体系结构基础上成功地部
以在充分使用自己的CPU的同时又可以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亦能实现多用户的数据共享。实际上,己有一些中、小型的医院在这样体系结构基础上成功地部分实现了HMIS。虽然这样的系统也许可以承担大型医院部门一级(例如财务处、人事处或病人入、出院管理等)的信息管理任务,但此类结构的先天不足会使其难以担负起建立整个医院完整的信息系统的重任。
 (3)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是在网络基础上,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援,以微机为工作站的一种系统结构。其关键点在于“一分为二”,即把数据存取与应用程序分离开,分别由数据库(Server端)及工作站(Client端)来执行,从而明显地既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又增加了系统的易开发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10]。在C/S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分为两大部分:即客户机部分和服务器部分。客户机部分负责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部分执行后台服务。服务器端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高效能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Relation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11]。C/S结构应用系统基本运行关系体现为“请求/响应”的应答模式。每当用户需要访问服务器时就由客户机发出“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并“响应”,然后执行相应的服务,将执行结果送回给客户机,由它进一步处理后再提交给用户。
 B/S结构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MIS系统平台模型。它是由两层C/S结构发展而来的三层C/S结构在Web上的应用,即浏览器/Web/服务器(Browser/Web/Server)的三层结构[12]。B/S体系结构是把两层C/S结构的客户事务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的一层来处理,把任务均衡地分配给了Web服务器,不再负责处理复杂计算和数据访问等关键事务,只负责显示部分,使客户机的任务减轻了许多。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综上所述,C/S结构在系统综合性能上达到了良好的平衡,而B/S结构则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趋势所在,考虑到C/S模式是一种计算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可以将一种任务通过网络分配到客户机和服务器这2个分离的逻辑实体上,由它们共同协调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应用成本。而本次开发的HIS系统主要是面对中小型医院,为了节省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我们本次HIS的设计主要采用以C/S结构为主,B/S结构为辅的系统结构方式,主要是应用C/S模式,但是在HIS与Internet的接口模块上我们采用B/S结构。
2.3 数据库开发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部门扩展到企业、行政部门,数据处理迅速上升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数据库技术就是作为数据处理中的一门技术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2.3.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数据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硬件(主要是外存储器)、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许多年来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手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只有卡片、纸带、磁带;软件方面只有汇编语言,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处理方式基本是批处理。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开始大量的用于管理,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和维护成为紧迫的需求。在硬件方面,可直接存储的磁鼓、磁盘成为联机的主要外存;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外存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有批处理,也有联机实时处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数据库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需要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呈急剧增长,并且对数据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大容量磁盘(数百兆字节以上)系统的采用,使计算机联机存取大量数据成为可能;软件价格上升,硬件价格相对下降,使独立开发系统软件的成本增加。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开发应用系统的需要。为解决数据的独立性的问题,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发展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通用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包括关于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只面向某一项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多种应用,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例如,某企业、组织或行业所涉及的全部数据的汇集,其数据独立于使用数据的程序,对于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检索由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而且数据模型也有利于将来应用的扩展。数据库也是文件方式存储数据的,但是它是数据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有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数据,方便地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根据用户要求将数据从计算机中抽取出来。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之前,数据库多数是集中式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商品化产品问世[14]。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个逻辑上集中、地域上分散的数据库集合,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各个局部数据库逻辑集合,同时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就像一个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上。每个结点有自己的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很高的独立性。用户可以由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网络通信相互传输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存取。分布式数据库有高度的透明性,每台计算机的用户并不需要了解他所访问的设计究竟在什么地方,就像在使用集中式数据库一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3.2 SQL Server 2000大型数据库
 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有Oracle, Sybase, SQL Server等,这些数据库由于可以很好地在Windows系列平台上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因此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15]。
 本方案选择SQL Server 2000作为应用程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安全性好、工作性能优秀、系统稳定、支持分布式数据库、支持数据仓库等特点,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医院信息管理对数据库系统实时性、安全性、数据存贮量、信息来源多元化的要求[16]。SQL Server 2000是一个客户/服务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即中央服务器用来存放数据库,该服务器可以被多台客户机访问,数据库应用的过程分布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使用Transact_sql语句在客户机和SQL Server之间发送请求,SQL Server使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把工作负载分成在服务器计算机上运行的任务和客户机上运行的任务[
上一篇:as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ASP+SQL+论文+源程序可执行(一 下一篇:asp网上聊天室系统设计与开发带论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