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地方文献信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节点”
旅游产业是社会现代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刺激着假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能带动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位于十堰市,如何打好武当山这张牌,促进十堰与西部的交流,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从全国地理大势来看,在十堰市的北面有著名的华山和旅游名城西安,西面有三国故地汉中市和安康市区,南面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和著名的三峡旅游地和森林公园张家界,这些全国闻名的旅游圣地,距离十堰市都不大远,但过去都是互不相接,各自为营。随着“西康”铁路的通车,以及十堰到巫溪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使得西北和北方的游客到长江三峡旅游又多了一条新的路线,又有西安(华山)一十堰(武当山)一神农架一巫溪(小三峡)一长江三峡为一线通,十堰市及武当山在此环状衔接中成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由此带动陕、川、渝等地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十堰市在制定深度开发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的规划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献信息收藏单位,充分地调研了大批量的以武当山道教文化,古建筑、旧驿道、古“神道”、古盐道及汉水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献信息,如:《武当山与国内知名山岳型旅游经济对比研究》、《武当山志》、《武当道教史略》、《郧阳府志》、《均州志》、《大岳太和山志》等文献,厚今不薄古,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地质地貌、民间传说、交通驿道等方面,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和新“卖点”,通过整合武当民歌村,打通武当山“北神道”等,为十堰市与陕西省西安、安康、与重庆市巫溪共同建立华中旅游黄金新航线,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地方文献信息是整合区域经济的“支点”
“支点”就是一种依托,支点作用是为了产生杠杆效用,十堰市与陕西省南部的商州、安康,四川省的达川,重庆市的万州同属于秦岭和大巴山地区,从地质结构、土壤类型、降水气温、物种植被、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十分的相似和相近,历史上各地人民的交往十分频繁,但行政管属限制了各地的往来和发展。在这次西部大开发中,为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创建“秦巴经济联合体”的战略构想和框架,筹备建立“中国武当药谷”、“秦巴高山无公害蔬菜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