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帧起始时,总线会进行一次硬同步。硬同步后,位时间由每个位定时逻辑单元在同步段之后重新启动,强迫引起硬同步的边沿处于重新启动位时间的同步段内。
当引起重同步的沿相位错误幅值小于或等于同步跳转宽度的数值时,重同步导致位时间的延长或缩短,使采样点处于适当的位置。当沿相位误差幅值大于重同步跳转宽度时,如果相位误差为正,相位缓冲段1延长数值等于同步跳转宽度;如果相位误差为负,相位缓冲段2缩短数值等于同步跳转宽度。
通过同步,总线可以有效地滤除长度小于传播段与相位缓冲段1长度之和的噪声。但在一个位时间里只允许一种同步发生。除了噪声以外,绝大多数的同步都是由仲裁引起的,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都要同步于最先开始发送的节点,但是由于总线延迟,节点的同步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如果最先发送的节点没有赢得总线仲裁,那么所有的接收节点都要重新同步于获得总线仲裁的节点。应答场的情况也是如此,总线上的接收节点都要同步于最先发送显性位的节点。但是当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的时钟周期不同并经过多次同步累加起来,振荡器容差会导致同步在仲裁场之后出现。图3列举了沿相位误差为正负两种情况,中间的图作为参考。说明了相位缓冲段如何弥补沿相位错误。
图3在第一个例子里,同步段末端出现了一个隐性到显性的跳变沿,那么相位缓冲段1将加长,使得跳变沿到采样点之间的长度与没有跳变沿出现时同步段到采样点之间的长度相等。由于沿相位误差小于同步跳转宽度,因此重同步补偿了沿相位误差,在下一个正常位时间到来时,显性到隐性的跳变沿就出现在同步段。在第二个例子中,一个隐性到显性的跳变沿出现在相位缓冲段2,因此相位缓冲段2会缩短,并且同步段会被省略, 这是因为当节点同步于边沿时,节点无法确定处于相位缓冲段2的同步段的起始位置。由于沿相位误差的幅值小于同步跳转宽度,所以重同步取得的效果与第一个例子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相位缓冲段只是暂时的被加长或者缩短,在下一个位时间,缓冲段又会恢复预设值。图4显示了同步是怎样消除显性噪声干扰的。列举的两个例子中,噪声都是在传播段的末尾开始,长度为传播时间段与相位缓冲段1的和。
图4在第一个例子里,同步跳转宽度大于或者等于噪声跳变沿的相位误差,因此采样点适当移动,采样值为隐性位,消除了噪声。在第二个例子中,同步跳转宽度小于沿相位误差,采样点移动的长度不够,显性值被当作总线的真实值采样。
4. 振荡器容差范围
影响振荡器容差范围的因素有相位缓冲段1、相位缓冲段2、同步跳转宽度和位时间。最大容差范围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I: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