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分类排架问题
省情资料是地方文献,这就存在着是按行政区划还是按学科门类进行集中、书与刊是否集中一处以及一些非书非刊印刷品(因其连续性无法预测,故称之)的归类排架等问题。
2.3陈列装订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出版物上。这些内部资料各种规格不一,给今后大规模的入藏、陈列、装订带来很大问题。
2.4时效性问题
目前除正式出版的书、报、刊等资料外,其它资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个时效性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全省范围区域大,邮路不畅,难以保证将资料即时送到;二是省内各市、县,各厅局有关单位的联系人时间概念不强,图方便,将应当分期及时寄出的资料汇总一并寄出,从而影响了这些资料的时效性。
2.5连续性问题
非公开(非正式)出版物,尤其是一些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常存在一个资料连续性问题。比如某一部门送了今年的资料,明年资料就可能不送了;送了上半年的几期资料,下半年就不送了;有些部门的联系人也经常变动,衔接不好,造成资料缺乏连续性,呈现不完整、不系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省情资料的提供是建立在非纯粹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的,供需双方之间无有效的制约,相互之间更多的只是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往往也是很脆弱的。
对于上述省情资料收集、整理中的问题,我们也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首先,对于资料征集范围不断加以修正,侧重体现江苏的特色(如江苏省志、专业志、地方志、省统计局数据资料、乡镇企业资料、科教兴省资料等),并结合党校有关教学科研活动来加以规范,征集资料的级别也加以统一,比如地区之间规定征集到市、县一级,部门之间规定征集到厅局一级。其次,对于分类排架问题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书报刊分列,图书先按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各入其市,在同一市下再按类排架,综合各省或各市的有关资料分别归入全国、华东、江苏等区域。报刊也基本上是按类排架陈列,并对过期报刊及时清理装订。对暂时不宜装订的零碎资料、大小不一的资料,分别装入报刊盒中,并贴上相应标签,以利查找。再次,对于时效性、连续性及遗漏散缺问题,我馆基本上确立了一种观点,即凡可以订购的,便付款订购,以保证资料到馆的时效性和连续性。学校对省情资料的采集工作也十分重视和支持,为便于对外联系,专门为中心开通了长途电话,并为工作人员印发了名片。最后,对于省情资料采购及图书馆的正常采购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协调,即对采编部强调了省情资料达到完备级的工作要求,也赋予了省情资料工作人员独立采购的权力,但两者需相互交流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
3 省情资料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