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文献的新发展:省情资料工作理论与实践(2)

2014-03-23 01:26
导读:2.2分类排架问题 省情资料是地方文献,这就存在着是按行政区划还是按学科门类进行集中、书与刊是否集中一处以及一些非书非刊印刷品(因其连续性无

2.2分类排架问题

省情资料是地方文献,这就存在着是按行政区划还是按学科门类进行集中、书与刊是否集中一处以及一些非书非刊印刷品(因其连续性无法预测,故称之)的归类排架等问题。

2.3陈列装订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出版物上。这些内部资料各种规格不一,给今后大规模的入藏、陈列、装订带来很大问题。

2.4时效性问题

目前除正式出版的书、报、刊等资料外,其它资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个时效性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全省范围区域大,邮路不畅,难以保证将资料即时送到;二是省内各市、县,各厅局有关单位的联系人时间概念不强,图方便,将应当分期及时寄出的资料汇总一并寄出,从而影响了这些资料的时效性。

2.5连续性问题

非公开(非正式)出版物,尤其是一些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常存在一个资料连续性问题。比如某一部门送了今年的资料,明年资料就可能不送了;送了上半年的几期资料,下半年就不送了;有些部门的联系人也经常变动,衔接不好,造成资料缺乏连续性,呈现不完整、不系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省情资料的提供是建立在非纯粹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的,供需双方之间无有效的制约,相互之间更多的只是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往往也是很脆弱的。

对于上述省情资料收集、整理中的问题,我们也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首先,对于资料征集范围不断加以修正,侧重体现江苏的特色(如江苏省志、专业志、地方志、省统计局数据资料、乡镇企业资料、科教兴省资料等),并结合党校有关教学科研活动来加以规范,征集资料的级别也加以统一,比如地区之间规定征集到市、县一级,部门之间规定征集到厅局一级。其次,对于分类排架问题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书报刊分列,图书先按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各入其市,在同一市下再按类排架,综合各省或各市的有关资料分别归入全国、华东、江苏等区域。报刊也基本上是按类排架陈列,并对过期报刊及时清理装订。对暂时不宜装订的零碎资料、大小不一的资料,分别装入报刊盒中,并贴上相应标签,以利查找。再次,对于时效性、连续性及遗漏散缺问题,我馆基本上确立了一种观点,即凡可以订购的,便付款订购,以保证资料到馆的时效性和连续性。学校对省情资料的采集工作也十分重视和支持,为便于对外联系,专门为中心开通了长途电话,并为工作人员印发了名片。最后,对于省情资料采购及图书馆的正常采购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协调,即对采编部强调了省情资料达到完备级的工作要求,也赋予了省情资料工作人员独立采购的权力,但两者需相互交流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

3 省情资料的开发利用

上一篇: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