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族——地方文献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的地位(2)

2014-04-29 01:30
导读:这种先天不足的状况,使大力搜集民族一地方文献成为我区加快文化积累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抢救和

这种先天不足的状况,使大力搜集民族一地方文献成为我区加快文化积累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抢救和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出过不少成绩。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蒙古文历史文献的大力搜集,文学艺术界对蒙古史诗、民歌和二人台的搜采记录,内蒙古档案馆和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搜集或复制民族一地方文献,等等,由于认识的局限和投入不足,这些努力都未能持续和进一步拓展。相反,因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干扰,大量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被视为封建糟粕,打人冷官,甚至因无知而将其毁失。在历史学等学科中,也因以政治活动和政治事件为主要研究内容而谬误较多,呆板、单调、教条,缺少应有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艺术、人物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很难给人以应有的知识和教益。在这种情势下,传承文化的历史文献自然被视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连保存都谈不到,更何况搜寻、整理、研究和出版了。

回顾以往,早在土地改革时期,不少公私机构、寺庙及个人收藏的文献被抄没和毁坏,其中不乏珍藏数百年之久的罕见文物。例如,喀喇沁右旗扎萨克亲王贡桑诺尔布王府的数代珍藏就是在这时毁失和散佚的。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许多日伪统治时期出版的书刊报章被销毁,以致我们今天难以了解当年殖民统治的详情及其罪恶。例如,伪满蒙政部的机关刊《蒙古报》、蒙古会馆的《蒙古新报》、《儿童新闻》、青旗社的《青旗》、《大青旗》、伪蒙疆政府的《蒙古新闻》等报刊,在我区和国内不是完全缺藏就是寥寥无几而在13本却收藏颇富,有的几乎保存完整。就连目前内蒙古图书馆所存国内仅有的10期《青旗》报,都是日本学者赠送的。这也是日本蒙古史学界的相关研究遥遥领先于我们的主要原因之一。

2O世纪7O年代前后,除了一小部分革命文献外,几经劫难而幸存的历史文献大都被当作“封资修”黑货遭到封杀,其中不少被付之一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文革”被否定以后,大量“文革”资料(包括档案)又在我们的无知和偏见中被销毁。相反的是,就在“文革”如火如荼的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却在千方百计地花钱购买我们的“文革”小报、传单及其他资料,如今他们豪迈地宣称,他们那里是世界研究中国“文革”历史的资料中心。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有的人在金钱的驱动下,把残存于民间的一些民族一地方文献和文物古董拿到黑市交易,也有大量古墓古物被不法分子盗掘盗卖,其中不少还流失到国外,这都使民族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的损失。由于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收藏单位和文博部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经费

上一篇: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