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分析以上两种对地方文献范围的划分方法,前者是以文献的内容、著者、出版地的地域性作为划分的标准,后者则是以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域性作为唯一的划分标准。集中表现在两者在对待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是否应当全部纳入地方文献收录范围的态度不同。那么,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是否应该包括全部的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笔者将从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一特定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界定,作以下分析。
界定和理解地方文献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地方文献的社会利用、地方文献之间的关联互补,以及图书馆的实际操作。把地方文献定义为记录有某一特定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并非刻意求新,而在于使这一界定的基本内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其中“某一特定地域的知识”可以理解为特定地域的“直
接的知识”和“间接的知识”;或者从“知识”反映文献内容的地域性特征的紧密程度上分为“直接的反映”和“相关的反映”两个方面。所谓“直接的”知识和反映,是指文献内容明确记载了某一特定地域的各个方面的有关资料,至于文献的出版地在何处,著作者是否本地人这些因素,均不考虑。这部分文献中所含地方信息密度最大、价值最高,使用价值也相对好一些,构成了地方文献的核心部分。所谓“间接的”或“相关的”知识和反映,是指文献产生与地方社会环境存在潜在的必然联系,但从文献内容的表面不易看出。这部分文献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文献内容不具有地方性的地方人士著述。如果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这部分地方人士著述,文献所描述的内容似乎与地方文献无关。但是,如果客观、全面地分析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由于著作者本人的地方属性,因而其著作自然成为这一特定地域的社会现象,带有地方的特点,并构成特定地域文化史或学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撇开这部分地方人士著述,了解和研究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史和学术史将无从谈起。同时,从地方人物研究的角度来看,也不可能仅仅依据人物的传记、年谱等文献,其著作也不可忽视。俗语说“文若其人”,足见人物的著述对人物研究的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二是文献内容不具备地方性的地方出版物。一个地方出版物不论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性质均属于这一地方的精神产品,是出版史料、文化志的基础材料,是研究地域状况的一个有价值的方面。地方出版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地域在一定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地方出版事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一些古代著名的刻本和现当代有影响的出版物,对于了解该地方出版事业的文化视野、出版质量,以及对于推动学术研究、社会进步和出版史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归纳以上分析,地方文献的范围应当包含内容不具备地方性的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内容有地方性的文献作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