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毕(2)

2014-06-11 01:59
导读:印度学者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提出的图书馆规律中,第五条称:“图书馆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机体”,故图书馆的藏书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目前我国

印度学者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提出的图书馆规律中,第五条称:“图书馆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机体”,故图书馆的藏书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目前我国各大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藏书增长过速,既无力同比例增加藏书空间,又无力即时分编消化,亦未交换或剔除复本,其结果是部分书刊压架,而隔年书刊又不得不捆扎,大大影响了书刊的利用和流通。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采取措施。而在书刊采选方面,就必须考虑杜先生所提出的五项原则:(一)采选要有重点,确立馆藏特色。(二)贵精不贵多。(三)贵用不贵藏。藏而不用,何异藏石?(四)互相变换,剔除复本,以尽其用。(五)节约经费,复本率合理。

杜先全对于各项图书馆技术操作,是极力主张规范化、标准化的。他说:“分类、编目、排架等,各图书馆均应统一。……使全省各图书馆图书划一编号,以便出版联合总目,而利读者。至若编目之格式,用具之式样,世界各图书馆均有标准,不应各自为计,徒多分歧,增加读者检查上的麻烦。”

杜先生还主张:“各图书馆应取得密切联络,成立图书馆网。……对于现有图书,加以调整及交换。……要在分工合作,各有专精。”(《图书复员问题》) 杜先生对图书馆教育是非常热心的。他办图书馆学系,办讲习班,写文章、讲义,作学术报告,无非为培养专业人材。一旦学成,他就主张“学以致用”巩固专业思想,实行人材专业化。他说:“尤须训练专门技术人材,保其职业,厚其禄位,俾终身从事斯业,为国储才。”《图书复员问题》他还说:“故欲训练人材,尤应先健全人事制度。凡不合资格者,应一律罢免,然后可以登用专才,并保障其职位。”(《广东图书教育事业的展望》)。我们现在搞图书馆队伍建设、可供参考。

图书馆界最感兴趣的专题之一是杜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理论和实践。每一位到广东来的同行都愿意到省中山图书馆来看一看。的确,对省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作过系统阐述的,恐怕杜先生要算第一人。

杜先生以广东为例,说明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因此“就要认识她,研究她,把她的优点,一一保存起来,发扬起来,光大起来:她如有缺点,一一改善起来……”(《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这会不会成了地方主义呢?不会,广东文化源于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局部与全体的关系。研究地方文化,不但不是取代全民族文化,而且是后者的补充。事实上国家图书馆不可能搜罗无遗,如果每一地区性图书馆都拥有本地区较完整的文献,那整个民族文化的传递延续,发展演进,将得益非浅。

杜先生进而阐述了文化、文献与图书馆三者的关系,“一代文化,大部分保存于文献。……、而保存文献,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责任。(《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所

上一篇:关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