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毕业论文(2)

2014-10-02 01:15
导读:地方资料,即记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物、名胜、古迹等具体情况的书、这些书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对本地区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参考价值,

地方资料,即记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物、名胜、古迹等具体情况的书、这些书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对本地区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参考价值,一般都应归于地方文献之列。地方人物传记及其研究资料,则不一定都作地方文献处理,需要视其内容与本地区关系的大小,以及传记的价值来确定之。比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家丛书”中有一本《赵佶》(即宋徽宗),这本书只是一般介绍赵佶在绘画上的成就的小册子,对河南地区关系不大,只能作为一般美术资料处理,不归入地方文献;而《扬州八怪史料》一书,虽亦是介绍画家,但其内容较充实,不仅对郑燮、金农等人的生平活动记载颇详,且对清代中叶扬州的文化情况也有记述,故可作为江苏省或扬州市的地方文献处理。对于地方人士的著作,则要看其与地方关系大小而定,凡其著述内容没有反映地方问题的,虽然作者为本地人,也不必列入地方文献。至于个别在历史上有突出影响与成就,值得后世对他进行专题研究的人物则又当作别论。这种人的全部著作、手稿、日记、书信,以及同一著作的各种不同版本,还有他人所写的对其生平、著作作专题研究的各种资料等,都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如浙江省的鲁迅,四川省的郭沫若等都是。至于古代人的著作与现代人著作有很大不同,我主张明、清两代地方名人著述的文集,不论刻本、抄本、稿本,都可作为地方文献,因为作为地方名人,在地方活动,很有乡土气息,又按古代文集的体例,往往分为论、赞、奏议、传、记、序、杂著等多门类,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中,又往往记述到地方的历史、地理、建置、人物、事件的情况,多为其他书中不易见到的资料,颇有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清代人的稿本,如一些读书人的窗课、制艺文、试帖诗,以及冬烘先生们吟风弄月的诗集等,既无艺术水平,又无历史价值,后因种种原因,也混入图书馆的书库中来,象这类东西,应予剔除,不列入地方文献;至于唐、宋以前地方人士所著的诗文集,能流传到今天的都属于全国性的大名人,对他们的生平和著作的研究,也不局限于本地区,因此,如地方上无专门性的纪念或研究机构(如山东的“李清照纪念馆”),一般来说就没有必要收入地方文献进行专藏,可以在编制地方人著作书目中反映。如河南的李商隐、元稹等唐代诗人的诗集即是。关于地方出版物,特别是现代的,如在内容上不具有研究地方历史的价值,一律不作地方文献处理;一些较古的出版物,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雕版、印刷水平,在文化史上具有文物价值的,也可视为地方文献,如宋版的“浙本”、“建本”、“蜀本”等。还有一些地方出版的,描写本地区历史的小说,是否作为地方文献的问题,近年来颇有争论,我的看法是,对待这个问题,仍应以其史料价值为标准。现代小说要从严,一般不作地方文献。如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攻克汴京》,虽以解放开封战役的历史事件为主题,但毕竟是小说,有很多虚构的细节,而关于开封战役的通讯报导、革命回忆录、历史文献等,目前还都十分丰富地保存于世,因此,《攻克汴京》没必要作为地方文献,明末以后颇为

上一篇:探讨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