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毕业论文(2)

2014-12-18 02:06
导读:二是辅助系统——指文献资料内容不具有地方性的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三是参考系统——指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是

二是辅助系统——指文献资料内容不具有地方性的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三是参考系统——指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不论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只要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都应属于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这里的特定区域是指特定的图书馆所辖范围。不是特定图书馆所辖区域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文献资料,一般不能视为其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范畴。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只有被文献化以后,才能视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那种认为:“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1] 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知识承载的物质载体除文献资料外,还有人和实物等,把它们都视为地方文献的范畴,图书馆是很难收藏和传递这样的文化载体的。

有人认为只有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文献资料才属于地方文献,这样我们在一些有关方面,也许就很难自圆其说,如邹华享同志在论述地方文献概念中认为:“地方文献就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而在论述地方文献的作用时则认为:“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2]。很显然邹文在地方文献概念与地方文献的作用方面就不能自圆其说。

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它们内容上虽然不具有地方性,但它们都是一定区域的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晶;反映了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水平;是宣传和发展地方的重要资料。如人们在谈及某一区域的人文现象时,总是以“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来说明人物与地缘的关系。又如人们在修志过程中,都把地方名人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撰写,人们宣传和介绍地方时,常常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搞名人效应。把这部分文献资料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用一定标准,对这些出版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可以从中发现一定的地区优势,对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

本区域出版社出版文献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区域的文化现象及发展水平。如进而对其出版物定位、学术含量进行评估,就更能显示它的人文、思想倾向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一定区域里的图书馆如果能够系统地收藏其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这不仅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需要,也是新环境下整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突破口。如果所有的图书馆都能把自己所辖范围的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变为其藏书,那就基本保证了图书馆藏书入藏与文献资料的增长的同步发展,以及与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的同步发展,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3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及其

上一篇:地方文献书目工作论略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