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2)

2013-04-29 01:14
导读: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

    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认为,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必须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做到虚壹而静,方可明察秋毫,体悟万物之理,从而也就认识了“道”。“虚壹而静”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而且还深深地渗透到山水画创作中,致使它在整体上表现为偏于静穆的冲虚之美。此正如欧阳修所云:“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从两个“难”字上,我们不难看出欧阳修也是推崇绘画“冲虚、宁静”之美的。这和道家的某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显然,相比较而言,道家的一些思想对山水画趋于“阴柔”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影响更为深透。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些观点充分地体现老子注重“阴柔美”的美学思想内核。这在董源、巨然,尤其是“二米”萧散简远、平淡天真的山水作品里得到了较好的展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宁静”、“冲虚”为前提的,这正和儒家中“德”、“仁”、“谦”、“让”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阴柔、玄远之境。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历代绘画品评中得以印证,更可以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获取更真实的体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0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5]宗炳:《画山水序》。 
    [6]王微:《叙画》。 
    [7]老子:二十五章。 
    [8]《老子·一章》。 
    [9]《老子·二十一章》。 
    [10]陈传席:《陈传席文集》(1),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55页。 
    [14]《荀子·解蔽》。 
    [15]杨大年:编着《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Ec.cn)


    [16]《老子·十六章》。 
    [17]《老子·八章》。 
    [18]《老子·七十八章》。
上一篇:关于美术高考热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