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术现实主义内涵的变化与发展(5)

2013-05-01 04:40
导读:总之,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中国文艺界对于现实主义的整体性反思和理论梳理,没有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便不能从文革伪现实主义的禁区中

    总之,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中国文艺界对于现实主义的整体性反思和理论梳理,没有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便不能从“文革”伪现实主义的禁区中冲出来,去真正表现生活中的“人”,也不可能把现实中的“人性”和“个性”放在揭露“ 文革”黑暗的首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无疑也拓宽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1. “写实”是现实主义的重要表现方法,但不是现实主义惟一的和独有的标志,“写实”作品也可能表达“形而上”的精神观念(如后现代主义一些作品),也可能反现实或伪现实(如“文革”中创作的许多作品)。2. 现实主义的思想或精神不只存在于现实主义的流派中,人类艺术史上的许多流派、许多优秀作品(包括众多现代主义流派及作品)都具有现实的指向或现实的针对性,都在一定程度或某些侧面上体现了反映或折射现实社会与生活的创作方法。3. 更加注重造型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律,而不再移用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性和情节描绘的瞬间性,将写实传统和象征、寓意、夸张、意象、表现、抽象、超现实、挪用、并置等现代造型艺术语言的探索相融合,发展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4. 将现实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转换到对现实中“人”的关注,特别是对现实中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存价值与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于精神寓意和心理体验的现实性表达、对于放逐人性纯粹艺术语言的探索和主体精神的张扬,不可能在“不修正现实,不粉饰现实”所体现的“审美客观性”的时代而产生和放大。
    新时期美术实践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所显示出的思想意识,内置了对于20世纪引进的科学思想体系与方式的调整,也充分体现了对于社会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对于“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它从审美的社会性走向了人本主义的个体性审美表达,承认并强化了消费社会中艺术主体的精神独立和与物欲横流相对立的艺术主体的创造价值。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注释:
    ①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钱景长撰写的“写实主义”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②陈独秀:《美术革命》,载《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
    ③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载《绘学杂志》第1期(1920年6月)。
    ④徐悲鸿:《新国画建立之步骤》,载《世界日报》1947年10月16日。
    ⑤梁启超:《美术与科学》,载《晨报》副刊1922年4月22日。
    ⑥鲁迅:《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68页。
    ⑦参见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⑧王朝闻:《面向生活》,载《人民日报》1953年9月17日。
    ⑨王朝闻:《一以当十》,载《人民日报》1959年3月10日。
    ⑩参见邵大箴、奚静之编著《欧洲绘画简史》,天津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蔡若虹:《向工农群众学习,从生活实践中提高创作思想水平》,载《美术》1958年第12期。
    (12)(13)蔡若虹:《造型艺术问题杂记》,载《美术》1959年第4、6期。
    (14)石坚:《关于“三结合”》,载《美术》1965年第2期。
    (15)梁寒冰:《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画出我们时代最新最美的图画》,载《美术》1966年第1期。
    (16)奇棘:《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载《美术》1980年第7期。
    (17)邵大箴:《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载《美术》1980年第11期。

上一篇:论儿童美术与原始美术、民间美术、西方现代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