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中的传统性(2)
2013-06-09 01:00
导读:当代社会由于日益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能力,注重艺术家主体意识的社会功用和传播效应,这就使当代油画的画面表现与个人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艺
当代社会由于日益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能力,注重艺术家主体意识的社会功用和传播效应,这就使当代油画的画面表现与个人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艺术家的性格取向、传统择取、
教育背景、操作能力、制作动机等等都会影响其作品的风格定性。也就是说,在艺术家的实际绘画过程中,历史传统往往是创新思维和
灵感的来源,绘画的操作训练和融合的技术手段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绘画的画面构成和个人风格是创作要达到的效果。这就说明艺术家在既有的传统基础上糅合个人潜力而形成新的绘画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种绘画传统转向另一种传统的同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创新图式显示出一种示范的作用,代表了时代视觉模式演进的一种趋势,是形成新的传统图式的范本。徐悲鸿的中西传统融合式绘画、林风眠的中西现代融合式绘画,均显现了传统出新的张力和强大的表现力。
古典写实油画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西方虽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中国却找到了适宜发展的土壤。而西方油画向前卫艺术的转向,也使中国油画向抽象、意象漂移,甚至表现出强烈的实验意味。在现时文化交融频繁的时代趋势下,对外来艺术的学习引进,如对绘画手法、图式,以及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视觉革命和绘画新形态的移植发展,即使与原有的民族传统的关系不大、关联不多,只要它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能够合理地融入传统视觉图式中,并且在艺术发展中能够扮演积极的角色,就应该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并成为绘画发展的有益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