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艺术的边界 (1)(6)
2013-09-03 01:04
导读:光作为圣洁的象征,往往出现在修士修女们的灵性生活中,如皮尔斯的《爱德修道女之死》(1850年)中修女脸部发出的慈祥之光。 在耶稣之前,在罗马人
光作为圣洁的象征,往往出现在修士修女们的灵性生活中,如皮尔斯的《爱德修道女之死》(1850年)中修女脸部发出的慈祥之光。
在耶稣之前,在罗马人那里十字架本是一种处决罪犯的酷刑工具,但由于他的十字架受难,世人耻辱的十字架被转换为荣耀的十字架。十字架是- 切艺术家创造原初形式的源泉。“在象征的意义上,通过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所成就的十字架,恰好向艺术爱者展示出本真原初形式的所指。耶稣的十字架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内含艺术对象的生命情感性、艺术语言的象征性、艺术使命的形式性。艺术接受者从十字架最能感觉到的是它的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一切形式性物品的象征,因为从形式上呈现出的是历史上的耶稣对上帝和对世人的爱,即超越个别生命情感的绝对之爱。
十字架留住上帝对人的爱和人对上帝的生命情感。”面对十字架,一个在从前(基督之前)被人寻找的上帝,成为寻求人的上帝。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向每个人发出吁请。凡是愿意接纳基督之名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圣洁国度的子民;凡是拒绝认信上帝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一切的人,都将在世界上无家可归地生活。所以,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道路、生命、真理。他是道路,通向上帝的唯一之路;他是生命,他把圣灵赐与人作为食粮,他是真理,他的复活升天显明耶稣本人的确是上帝派遣来拯救人脱离罪的那一位。十字架因着耶酥基督的受难,意味着上帝的拯救的莅临和人的得胜的未来。
在当代艺术发展史上,不少艺术家从图式关怀的角度挪用十字架符号,以表达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生态(如实验水墨)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处境。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选择用红、白、黑三色的十字架为图式主体,其代表作有《十字架的拼贴》(1947年)、《红十字架画》(1954年)《两个黑十字架》(1973年)、《大腿与红十字架》(1983年)。这些作品,从不同维面呈现十字架的救赎意识:白十字架是人的肉身有限得救的象征,红十字架是人的肉身当下得救的象征,黑色十字架的意义源于基督的受难与复活因而成为人的苦难与希望的符码。正是在人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图式的呈现中,我们可以把那些借用十字架符号的作品,广义地纳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为了给出基督教艺术的准确边界,我们将言成肉身与肉身成言这两个基督论的教义规定性,对象化在艺术书写中,即一件艺术作品,只要它的艺术图式语言承受着基督信仰之言(如《圣经》传言或教会见证),或者,只要此种图式语言能够象征信仰基督之言,这样的作品便属于基督教艺术。
共6页: 6
论文出处(作者):